老师请帮我总结下各种表现手法作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师请帮我总结下各种表现手法作用.doc

老师请帮我总结下各种表现手法作用 谢谢老师 答:同学,你好!为你总结如下: (一)抑扬结合: 1、抑”:就是压制,表现为对表现对象的贬低,批评,否定,甚至丑化; 2、扬”:就是褒扬,表现为对表现对象的抬高,赞扬,肯定,美化。 这两种表现手法结合在一起,可以收到特殊的表达效果。有时候,为了对事物进行褒扬,往往先进行贬损,以形成鲜明的对照;有时候,则是为了贬损表现对象而先进行褒扬,形成前后的强烈反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 (二)点面结合: 1、“点”:就是某一个具体的对象,加强点的描写,可以使文学作品内容具体,有血有肉; 2、“面”:就是较为全面的情况的概述,注意面的描写,可以使文学作品具有普遍意义,深化主题。点面结合则可以使文学作品既具体又有概括性。 (三)动静结合: 1、“动”:就是对事物的动作形态进行描绘; 2、“静”:就是对事物的静止状态进行描绘。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蝉鸟的鸣唱反而把深山密林的那种寂静表现了出来,这就是动与静的艺术辩证关系。文学作品中可以运用对比、反衬等手法,以动写静,或以静写动,以求得动中显静,静中有动,从而深刻地显示人物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动作,使人物形象更有魅力;使情节波澜起伏,更加引人入胜。 (四)叙议结合: 1、“叙”就是叙述事物的情况; 2、“议”就是发表作者的意见。 ?“叙”往往是“议”的基础,“议”则是“叙”的升华,是点睛之笔。 (五)情景交融: (1)、“情”是作品表达出来的感情因素,是诗歌一项重要的内容; (2)、“景”则是作品中的景物描写。 在古代诗歌中,“情”与“景”往往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而现代文学作品构成情景交融的意境的,通常有“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寄情于景”“状物抒情”等写法。 ??? 1、“触景生情”:是指在文学写作中,自然景物和它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引起和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 2、“借景抒情”:是指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的描绘来抒发人物或自己的主观感情。 3、“寄情于景”,指作者在写作中,带着由人物或作者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彷徨等),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主观之情。 4、“状物抒情”:是指在文学写作中,作者通过对自然风物的特点、特征的细致具体的描绘,抒发人物或作者自己强烈的感受和真挚的感情。 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结情、以乐景写哀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借古讽今等。 (六)衬托对比: 1、“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事物;以一些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主要事物,常与对比一起使用。人们常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众星捧月”就是衬托。 (1)、用其他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如《藤野先生》中用日本“爱国 青年”的无理挑衅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热忱、毫无民族偏见;《花 的话》中用月下比美的众花来对比衬托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二月 兰;再如《爱莲说》中以菊花正衬莲花,以牡丹反衬莲花。 (2)、用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性格或事件意义。如《故乡》开头描 绘了荒凉萧索的村景,十分贴切地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 2、“对比”: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人物、事物或同一人物、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比较,起到强调突出的作用。 对比和衬托的区别:衬托一般是以次衬主,对比是正反对照,无主 次之别。 (1)、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性格。 ??? 如契诃夫的《变色龙》,写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一只狗咬伤工匠赫留金的事故中,其态度在顷刻间变了四次,反复再三,前后判若两人。这里通过主人公自己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鲜明地刻画了“变色龙”的性格。 ??? 再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通过菲利浦夫妇对于勒态度前后不同的对比,揭示出他们自私、庸俗、贪婪、冷酷的性格特征。再如《故乡》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的对比。再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对比。 ??? (2)、运用对比手法,描摹景物,抒发感情。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边描写了百草园景色,这是一片生机盎然的自由天地,少年“我”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充满枯燥乏味气息的“三味书屋”形成了鲜明对比,“我”对“三味书屋”的厌倦、烦恼之情也自然流露出来。 例: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们常这样自嘲。 ? ???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 ? ???在写玉簪花之前,作者先写自己种花的经历,尤其写到把有“死不了”之称的太阳花种死了,这样写反衬了玉簪花生命力之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