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十一章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ppt.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ppt

第十一章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自然资源的特点;2、分布不匀,地域性差异明显;3、利用范围和利用率取决于国家政策和技术水平;(三)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2、自然资源利用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二、自然资源的类型;自然资源的类型;可更新资源;;(一)可更新资源 ;(二)可耗竭资源 ; 耗竭既可看作是一个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状态。可耗竭资源的持续开采过程也就是资源的耗竭过程。当资源的蕴藏量为零时,就达到了耗竭状态。确切地说,当开采成本过高,使市场需求为零时,尽管资源蕴藏量不为零,也可视为资源耗竭。  可耗竭资源按其能否重复使用,又分为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和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1、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    资源产品的效用丧失后,大部分物质还能够回收利用的可耗竭资源是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这主要是指金属等矿产资源。如汽车报废后汽车上的废铁可以回收利用。 2、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 使用过程不可逆,且使用之后不能恢复原状的可耗竭资源是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主要指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这类资源被使用后就被消耗掉了,如煤燃烧变成热能,热便消散到大气中,变得不可恢复了。;三、自然资源的蕴藏量;(二)未探明储量:未探明储量是指目前尚未探明但可以根据科学理论推测其存在或应当存在的资源。分为: 1、推测存在的储量 可据现有科学理论推测其存在的资源。 2、应当存在的资源 今后由于科学的发展可以推测其存在的资源。;(三)蕴藏量;四、中国资源历史与现状;1、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相对不足;我国有1.8万公里海岸线,近300万km2的管辖海域,500 km2以上的岛屿7372个,海洋资源遭受掠夺性开发,沿海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中国地表水资源总量2.8万亿m3,全国河流纵横,湖泊密布,河川径流量为2.7万亿m3,年均径流量为284 m3,但人均水资源只有2700 m3,居世界第109位,被列为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3个贫水国家之一。 ;到1998年底,我国已发现171种矿产,矿产地25000多处。探明有储量的矿产153种,其中45种主要矿产探明储量潜在价值约占世界矿产总价值的12%,列美国和俄罗斯之后。但人均有矿产资源潜在总值1.5万美元,居世界第53位,是俄罗斯的1/5,美国的1/8,每平方米拥有矿产资源潜在总值172万美元,居世界第24位,比美国低46%,比前苏联低43%。 ;2、中国资源结构不理想,质量相差悬殊 ; 尽管我国资源种类齐全,但结构却不尽理想,质量相差悬殊。土地资源中难以利用的土地面积比例高,中国境内有流动沙丘0.45亿公顷,戈壁0.56亿公顷,海拔4000米以上难以利用的高山1.93亿公顷,难以利用的土地面积达2.93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30.68%,耕地资源中质量好的一等耕地约占40%,中下等耕地和有限制耕地占60%。草地资源中干旱,半干旱地区与山区分布面积大,质量较差。; 矿产资源中贫多富少,共生伴生矿多,单一矿少,中小型矿多,大型超大型矿少,铁矿石大型矿床仅占5.2%,但储量却占整个储量的63%。铜矿大型矿仅占2.6%,其储量却占58%。在已探明的储量中,铁矿86%是贫矿,品位在30%~35%之间。铜矿品位大于2%的只占6%,品位大于1%的不到30%,70%的矿品位小于1%。我国的磷矿品位大于或等于36%的只有7%,铝土矿中铝硅比大于7的不到20%。在我国一个矿床中往往有几种主要矿产贮存在一起,一种主要矿产往往伴随有几种甚至十几种有益元素。 ;3、我国资源分布不均衡,资源开发利用受到制约;矿产分布不均的情况也十分明显。如煤炭集中于晋、陕、蒙三省区,占全国保有储量的68%;磷矿集中于云、贵、川、鄂四省,占全国保有储量的70%。此外,还有一些大型矿床分布于我国边远地区。这种分布格局,使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严重地受到交通运输条件的制约,也给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巨大的压力。 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资源组合配置不协调,给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极大制约,成本增高,效益降低。南水北调,北煤南运,西电东送,南粮北运,给运输增加极大压力,使资源开发受到动力的强度制约。另外,许多重要矿产资源多分布在边远地区,基础设施差,经济发达程度低,也使开发利用受到限制。;第二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世界土地资源概况;(2)我国土地资源概况;;(二)土地资源危机的原因; 20世纪下半叶起,全球人均耕地日益减少,且减少步伐相当迅速,1950年全球人均耕地有5667m2,1960年减至4733m2,1968年为4067m2,1974年为3733m2,1979年为3200 m2,1991年为2667 m2。耐人寻味的是,1950~1990年间,世界人口增加整整1倍,全球人均耕地也恰恰减少一半。 ;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