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位置教材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位置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上册 教材分析 PAGE  PAGE 6 第二单元 位置 【教学内容】课本第9页至13页。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 【教学目标】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性;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重难点】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能在具体情境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易错点及考点】位置的相对性,即甲在乙的前面,乙就在甲的后面;左右位置弄反。 【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认识“上、下、前、后”;第2课时:认识“左、右”。 【教材分析】 “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刚刚入学,但在日常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等空间方位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同时也存在着认识还不够成熟,学生还不能很准确表述方位,尤其对左右方位的判断就更困难一些。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需要进行这些基本方位的判断和表达。因此,教材集中教学最基本的空间方位概念,一方面为学生系统地进行数学学习做准备;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对空间方位的体现和对概念的使用,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本单元结合日常生活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物体之间具有相对的位置关系,常用三组相对的方位词“上、下”“前、后”“左、右”表示。这三组方位词具有相对性,即与“上”相对的是“下”,与“前”相对的是“后”与“左”相对的是“右”。 教材中“两个物体”一方面指现实生活中的两个物体,另一方面也指“平面图”上的两个物体。认识现实生活中的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必须全体学生都能看到、感知到,在平面图上判断位置关系时,“平面图”必须是固定的,即图的摆放位置、方向都不能改变。 一般来说,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具有相对性。例如:A在B的前面,也可以说B在A的后面;要么说“小汽车在大卡车的前面”,或者说“大卡车在小汽车的后面”。但在学习“左、右”时,为了降低教学的难度,不涉及“相对性”,即只有一个“参照点”,或者说只以一个“物体”作为判断位置关系的“标准”,这个参照点就是“观察者”或者是参与活动的“活动者” 三组位置关系中“上、下”的认识最简单,因为讨论两个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时不涉及“相对性”问题,即指向地球的一方是“下”相反的方向是“上”。其次是“前、后”为了避免相对性问题,教材中规定以“活动者”为参照点,他“面”朝的方向就是“前”,相对的方向就是“后”。 认识“左、右”的难度最大,因为可以有多个参照点。为了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教材中以“活动者”为参照点,并根据儿童认知左右的心理特点及规律安排教学内容:将左右同自己的左右手建立联系(课本中情境图)——感知身体的左右(课本中“做一做”第1题)——以自己为中心辨别左右(课本中“做一做”第2题)。 在教学中,我们教会学生用比较规范的语言清晰地表达出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这是学生理解位置关系的重要表现。使得学生不仅会按照“指令”摆放“物体”,同时也能够用比较规范、流利的语言表达物体的位置关系。同时也是数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内容】课本14页至33页。1~5各数的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及计算;0的认识。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基数含义)和第几个(序数含义);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能对5以内的数进行分与合);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使学生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并进行交流,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基数(几个)与序数(第几个)的区分;加减法的含义尤其是减法的含义;理解“0”的含义(没有可以用0来表示,0也表示起点),以及“0”的书写。 【易错点及考点】 “>、<”易混淆;几和第几概念易混淆; 【课时安排】11课时。第1课时:1~5各数的认识及书写;第2课时:比大小;第3课时:复习;第四课时:第几;第5课时:分与合;第6课时:复习;第7课时:加法;第8课时:减法;第9课时:复习;第10课时:0的认识与书写;第11课时:整理和复习。 【教材分析】这一单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二是5以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