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第8单元备课陈宝霜.doc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年级上册第8单元备课陈宝霜

 HYPERLINK /?utm_source=youdaoutm_medium=cpcutm_campaign=youcodi983campaign=CHNyoucodi983adid=huixuangclid=isctrip=T \t _blank 第八单元单元备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艺术的魅力”这一专题,选编了四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伯牙绝弦》出自《列子·汤问》,讲述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人故事,表现了音乐的无穷魅力和纯真高尚的友情。本 文构思精巧,层次清晰:按照“相知—相绝”的顺序,先概括、后具体地写伯牙、子期“成知音”,最后写“绝弦谢知音”,感情强烈鲜明;语言凝练,言简意丰,极富音韵美;巧借人物语言表现联想的情景,充分表现了音乐的魅力和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月光曲》主要讲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表现了音乐的力量和贝多芬伟大、高尚的情怀。课文在表达上独具特色: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以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为主线,融故事情节、贝多芬内心情感和《月光曲》旋律的变化于一体,三线交织,意美情真;联想穿插于叙事中,虚实辉映,突显音乐的旋律之美和音乐家的情感之变化;多处景物描写细致独到,描绘了美丽的图景,意境深邃;在人物塑造方面,主要通过语言、形象、行为凸显人格魅力。《蒙娜丽莎之约》细致介绍了世界名画《蒙娜丽莎》,表现了艺术品的永恒之美和给人带来的心灵震撼力。那恬静、淡雅的微笑让我们感受到了神秘而永恒的美;《我的舞台》娓娓叙述了我国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之女吴霜女士在艺术舞台上成长的故事,反映了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力量让人走向成功的道理。读了这组课文,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正如海顿说的那样: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 二、教学目标: 1、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 2、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事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是怎样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学习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4、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阅读和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艺术。 三、教学重难点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影视、报刊等资源搜集有关资料,留心观察身边的艺术,注意了解学生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的真切感受,在课文教学中做相应安排。为在“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中的学习、交流做好准备。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四、教学建议: 本组教学伊始,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这方面的文章和书籍,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和实践。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影视、报刊等资源搜集有关资料,留心观察身边的艺术,注意了解学生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的真切感受,在课文教学中做相应安排。为在“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中的学习、交流做好准备。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五、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可用12~14课时, 精读课文《伯牙绝弦》、《月光曲》4~5课时 略读课文《蒙娜丽莎》、《我的舞台》2~3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习作3课时 “回顾·拓展”2课时。? ? 教师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授课年级六年级学校?王舍人实验二小授课人陈延涛教学内容生字新词、课文内容、写作方法。计划学时?二教材分析 “伯牙绝弦”,是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它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说它是东方文化之瑰宝也当之无愧。 故事荡气回肠、耐人寻味。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伯牙把感情溶进乐曲中去,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之间的智慧,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钟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与他产生了共鸣。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道:“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没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应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流利、特别要注意停顿恰当。理解内容要注意结合注释让学生自读自悟。了解课文内容后,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读中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交流对“知音”的感受和体会。 教 学 目 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