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章飞航管制与飞安
第五章 飛航管制與飛安;第一節 前言;乘客4 重傷 16 輕傷 客艙組員1輕傷
機身上方多處脫漆 ,乘客座椅三處損壞(18D 19C 29C) 33A 天花板脫槽破裂
事故發生時段UTC02:06:55~02:07:34(40秒)、地點濟州島機場約99海浬(N126.010,E31.957) 40秒高度變化2,352呎(33,868呎~31,516呎)、前10秒高度變化1,608呎飛機俯仰角變化+4.3deg~-17.8deg(約7秒)、垂直加速度變化-1.0~+2.48g(約4秒) 事故發生後約21分鐘落地 ;依據我國民用航空法第二條第九款的定義,飛航管制是指為求增進飛航安全,加速飛航流量與促使飛航有序,所提供之服務。
而台灣地區自民國76年天空開放,空中航行量逐年增長至85年後雖國內線逐漸萎縮(圖5-2),但國際客、貨航班仍持續成長(圖5-3),加以近年來國軍二代戰機進駐,空域擁擠更不在話下,空中接近事件時有所聞,再次凸顯此敏感議題。;(圖5-2) 1996~2006年國籍航空公司飛行班次;(圖5-30) 1996~2006桃園國際機場起降架次;第二節 飛航管制的任務及方式;管制隔離 ;第三節 空中相撞案例;全球民航噴射機空中互撞失事事件統計(1960~2006) ;1969.
09.09.;1992.
12.22.;空中接近案例;2001年1月31日,在日本靜岡縣上空發生飛機差點相撞的意外,導致四十二名機組人員及乘客不幸輕重傷事件。
事件原因是當時在受訓的航管人員將羽田機場起飛的907班機,與從釜山飛往成田機場的950班機的代號弄顛倒。
事實上,當時靜岡縣上空班機相當密集,航管員看到的雷達幕上,不是只有出事這兩架飛機,而是有十架飛機,在實習的航管員當然會感覺壓力太大,以致當兩架飛機接近的警告燈亮時,會失去冷靜的判斷。 ;第四節 與飛航管制相關之飛安事件;4.「未按規定作業」:指指航空器與航空器間或與 障礙物間之隔離符合規定, 但管制員或駕駛員未按「飛 航管制程序」、「飛航規 則」、「民用航空法」、 「業務手冊」、「工作協議 書」等相關規定作業。 ;第五節 跑道入侵;跑道入侵案例(1) ;跑道入侵案例(2);跑道入侵案例(3);三、跑道入侵之預防;盲點(Blind Spot)
△ 醫學:
? 盲點位於視網膜的視盤上,是網膜上最不敏感的地方。
? 盲點處既無錐體細胞(日視及彩色),也無桿體細胞(夜視及非彩色)。
? 光線投射在盲點上,不能產生視覺。
△ 管理學:
? 觀察無法直接涵蓋的領域。
? 思考或功能沒有涉及到的事實。
? 我們想看卻無法看到的地方或情況。;23;「空中防撞系統」 (Traffic Alert and Collision Avoidance System, TCAS) ;在駕駛艙的顯示面板上,TCAS有兩種形式:
航情諮詢(Traffic Advisory, TA)顯示入侵飛機的相對位置及高度,以箭號方向表示來機以每分鐘500呎爬升或下降(圖5-12)。
有TA警告時,操控駕駛員(PF)應立即以目視尋找該航機,而監控駕駛員(PM)則應注意機內TCAS顯示器,並隨時告知操控駕駛員該航機的相關位置、距離及高度以確保適當隔離。
「避撞諮詢」(Resolution Advisory, RA)顯示,是要告知駕駛員立即採取行動來避免可能的碰撞。它是併入飛機的垂直速度指示器上,藉由刻度盤上的紅色及綠色燈亮區,顯示需要的爬升及下降率。;26;除了圖示顯示告知外,TCAS也以電子合成音提供組員聽覺上的告知。避撞諮詢包括「爬升,爬升」(Climb, Climb)或「下降,下降」(Descend, Descend)正向的語音提示。
隨後RA也許會增強所謂的重複指令,例如:「加速爬升,加速爬升」(Increase Climb, Increase Climb)。它也會視來機動作而減緩指令程度,或甚至下更嚴重的指令,例如:「下降,立即下降」(Descend, Descend Now)。;依據TCAS的經驗,當有RA警告時,操控駕駛員(PF)應立即飛離危險區域,同時通知航管TCAS警告。監控駕駛員(PM)應幫助操控駕駛員交互檢查駕艙儀表以確保離開危險區域。
民航當局建議當RA與航管的指示衝突時,組員應該遵照進一步的RA指示,並立即通知航管。
航管程序,如「察覺與避撞概念」(See and Avoid Concept)仍是確保航機隔離最主要的方法。然而,TCAS是提供避免航機衝突的一個重要備份,尤其當與航管失聯時。TCAS顯示設備無論在目前及未來均將成為一獨立的安全系統,而被飛行員使用來預防可能的空中相撞。;TCAS無法偵測出未裝設詢答器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