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促进共享 媒介建构秩序.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技术促进共享 媒介建构秩序.doc

PAGE  PAGE 10 技术促进共享 媒介建构秩序   现代媒介出现在人类世界,它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把人们变成另一个想象中的共同体。在全球化(globalization)、技术革命(technological revolution)和民主化(democratization)的浪潮中,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催生了人类新型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然而,现代媒介一方面带来传播、利用信息的福祉,一方面又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它究竟具有怎样的社会、历史与文化意味它与瞬息万变的世界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网络,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扰扰攘攘的当代中国社会塑造着它,还是为它所塑造   基于对媒介化新型社会形态深刻认识的需要,国家985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和广东省高校重点研究基地“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于2009年9月联合举办了“媒介化社会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   本次会议由复旦大学童兵教授和深圳大学吴予敏教授共同主持,整合了复旦大学、深圳大学及深圳市在此领域的学科优势和资源优势,来自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深圳报业集团等单位的近40名专家学者汇聚鹏城,“头脑风暴、观点碰撞”,进行了一次具有相当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学术探讨,对媒介化时代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做出了建设性的回应。      一、媒介化社会的特点、规律及可资利用的理论资源      “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利弊共存、潜能无穷”,复旦大学童兵用16个字概括了媒介化社会的特点。他认为无论是网络媒体,还是手机移动媒体,未来的作用、未来的市场前景深不可测。但任何媒介总是身体的延伸,有了报纸,人们的眼睛就延伸了,有了广播,耳朵延伸了;有了电视,人们的眼睛和耳朵同时得到了延伸。计算机就是大脑的延伸,若干年以后肯定会有新的媒体来取代,只有这样,人类的传播方式才能不断进步,人类社会才能生生不息。童兵认为,胡锦涛2008年6月20日考察人民日报社工作时对互联网所做的评价――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精神文化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非常全面地概括了新媒体的作用,新闻传播学者可以沿着这样的思路,来研究新媒体的作用和媒介化社会的特点。   复旦大学孙少晶认为,可以从信息来源、权利机构、媒介内容生产和媒介逻辑四个维度来看媒介化社会,媒介化进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媒介成为最重要的信息和沟通渠道,这是中介化的一个彰显,中介化是媒介化一个必要的早期条件。第二个阶段是媒介逻辑得到重视,媒介的独立性增强,新闻的专业主义开始增强。第三个阶段是媒介成为具有争议性的信息和沟通渠道,各种社会单元包括人类来适应媒介的不同规律。最后一个是采纳阶段,把某种媒介逻辑内化成为自己的价值观、各种生活方式的内核。他认为,从媒介化的角度来讲,发达国家处于第三个阶段,而中国仍处于第二阶段。   香港城市大学祝建华认为,现在讲的社会化媒体,web2.0或是用户自创内容,是对劳动分工原理的一种挑战,甚至是颠覆和反动,这个反动不是革命的反动,而是对历史的逆向。乐观地看,就新媒体的使用趋势来讲是前浪推后浪;悲观来看,社会化的媒体其实是难以持续的,媒体化的社会最后会从媒体社会变成媒体,每个人最后变成媒体的一员。这个媒体的一员不是指参与者,而是被控制、被支配的。   复旦大学黄旦谈了三点:一是现有研究基本都在现代性理论框架内,从网络的这个角度来看,现代性的问题是一个秩序的问题,也是一个空间的问题。第二,公共领域理论在网络研究里欢欣鼓舞,网民被认为是一个新的意见阶层的崛起。而网民本身互为中心,互不信任,它是离散的,并从后现代角度来讲,是消解中心,而不是形成中心。第三,网络使用的问题、手机使用的问题,实际上并不一定是社会分层,社会分层涉及到文化身份认同,而身份认同本身是现代性的一个问题,也就是说现有研究的理论武器可能都是工业社会的产物。他认为厘清这些问题对研究媒介化社会是有意义的。      二、媒介化进程中的社会结构      基于互联网的人的数字化、系统化,和用户的交互性、多媒体性等本质属性,北京大学谢新洲认为互联网的媒介化,主要体现在使用的大众化和信息的舆论化。互联网使媒介对社会的卷入程度提高了,它在推动社会媒介化的趋势下日益丰富。多元化的媒介增加了受众的媒介消费时间,增加了整个社会的媒介聚集度。互联网对网民生活形态的影响已经深入到信息的获取、休闲娱乐、社会交往、社会参与等多个方面,并且促使了互联网的网络依赖群、网络商务群、网络社调群等一系列生活形态的分类群。复旦大学李双龙认为互联网是技术子系统和社会子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