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取胆月熊.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拯救取胆月熊.doc

PAGE  PAGE 6 拯救取胆月熊   如果憨厚的月熊会说话,它们一定奔走相告:“远离地狱,远离人类!”   可是,如果这些身陷牢宠、腹插胆汁导流管、失去左前掌、每天被折磨得生不如死的月熊们有思想,它们只会比现在更痛苦。这些痛苦,将加深不法者的罪孽。   今年5月,AAF(亚洲动物基金会)先后在上海5所高校进行巡讲,呼吁全社会一起“拯救黑熊、拒绝使用熊胆产品”。他们的终极目标是逐步淘汰国内残酷的养熊业。   “活熊取胆”――你可知道,这四个字背后意味着什么?   熊胆:熊科动物棕熊和黑熊的胆汁。味苦,性寒,清热解毒,能治小儿寒热、肝脏疾病、眼疾……这是医书上关于熊胆的注解。   因为胸口有一抹美丽的新月形淡毛,亚洲黑熊也被唤作“月熊”。原本,它们应该和同宗的国宝大熊猫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成片的山林中。然而,因为医书上的几句话,以及人类的私欲,它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在过去很长的日子里,天天被活抽胆汁,生不如死。   目前,在公开市场能买到的熊胆制品包括熊胆眼药水、熊胆丸、熊胆茶、熊胆酒等,其中一些甚至在我们身边的药房就能买到。   虽然养熊场主们对外宣称,他们的最新技术能做到“人道取胆”,但亲眼目睹过这些方法的AAF教育主管袁锦程悲哀地摇头道:“这完全不是事实。”      月熊的苦难      长1.5米、高0.5米的铁笼子,装一只正常的大狗都嫌小,但却是养熊场关押月熊的标准配备。笼顶的铁栅栏是活动的,可以下压至令熊无法动弹以便取胆。难以想象,一头头成年后身高约1.6米、体重近200公斤的黑熊,竟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里,度过了十几二十年的岁月。   据到过现场的人透露,熊场的工人们为了省力,从不升起笼顶的铁栅栏,于是月熊的生存空间被挤压再挤压。在囚禁的日子里,它们只能采取两种姿势:侧卧或者仰卧。因为无法转身,爱干净的月熊有时只能将粪便排泄在自己的身上。   但其实这些都不算什么――如果和抽胆的痛苦相比。   袁锦程在桌上铺开AAF《工作通讯》,向记者展示其中的月熊图片:每一头被送往救护中心的熊,腹部胆囊位置都有一个洞,或结成扭曲的肿瘤,或插有一根金属导管。每天,熊胆汁就从这里一点点流出,伴着剧痛。   这种疼痛有多剧烈?看看笼子里走投无路的它们是如何癫狂自残的吧。   2009年2月6日,四川龙桥亚洲黑熊救护中心又迎来了13头从都江堰养熊场救回的取胆月熊。它们的额头上布满了不断撞击、磨蹭铁笼后留下的大小伤疤,这是痛苦绝望的印证。   “活取熊胆最早由朝鲜发明,上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袁锦程介绍,当时的“活熊取胆”采用“胶管引流”和“铁管引流”。前者是通过手术将橡皮管从月熊腹部插入胆囊,并埋于其皮下,经其他内脏从股后穿出。后者是在月熊的胆囊上直接插入金属导管。以便每天都能直接通过管子抽取胆汁,最为常见。   近几年,迫于外界压力,养熊场开始采取较为“人道”的“无管引流”。这也是目前官方唯一允许的取胆方式,即在月熊腹部和胆囊上开一个永久性的洞,让胆汁流出。“但这并未改变对黑熊的伤害!”袁锦程说。      养熊场的背后      AAF的工作人员曾目睹养熊场是如何取熊胆的:没戴口罩和手套的工人,随意拿起一个托盘走到熊笼前,伸出手指(或找根木棒),捅穿熊胆外的脂肪层和伤口,让胆汁沿着洞口流入盘中。   由于胆囊上的洞口会不断愈合封闭,一些嫌麻烦的熊场主便会偷偷在其伤口内插入玻璃管。被黑密的熊毛遮掩,管子一般难以被发现。   每头熊一天要被抽胆汁2~4次,最少30毫升,最多200毫升。也就是说,这种伤口撕裂洞穿、胆汁流出体外的酷刑,它们每天要忍受2~4次。由于疼痛难忍,有的熊不停啃噬自己的手掌,直至血肉模糊,还有的甚至把自己挠到开膛破肚。   它们的生存环境同样恶劣。在四川熊场,那些被当作摇钱树的大家伙们,住的却是阴暗潮湿的破屋,吃的是类似猪食的糟糠。它们不信任人类,不断向笼外的世界咆哮。它们投向世人的眼神,“有期待、有哀怨、有愤怒。我们看得清清楚楚。”袁锦程一字一句地说。   当我们摇头晃脑诵念“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殊不知亚洲黑熊们正经历着什么样的苦难。为了招徕生意,国内不少养熊场顺势将自己包装成了旅游景点,打着“看黑熊表演。买熊胆制品”的口号。   “去买熊胆制品时,熊场的人会主动来问:要不要吃熊掌?如果你点头,他们就提着菜刀带你去挑,一旦看中哪只熊掌(业内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烹饪的熊掌一般都是左前掌),就当场砍下来,血淋淋的。”反正熊的胆汁不会因为断掌而干涸。反正一旦没了胆汁,月熊也会被饿死丢弃,为什么不在它们活着时,卸了掌卖个好价钱?      被污染的熊胆汁      在韩国,一副完整的黑熊胆能被卖出1.8万美元的高价。在四川,1公斤熊胆汁的售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