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插柳的上音“老生”张千一.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心插柳的上音“老生”张千一.doc

PAGE  PAGE 5 无心插柳的上音“老生”张千一   军旅音乐家风采      提起交响音画《北方森林》、歌剧《我心飞翔》、舞剧音乐《野斑马》、歌曲《青藏高原》《嫂子颂》等作品,就会使你自然想起作曲家张千一,他在严肃音乐和通俗音乐的创作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他的每部作品都能给人一新颖的“窗口”,让人感受到异样的亮丽“风情”,所以,他被誉为作曲界的“鬼才”。         无心插柳      张千一,朝鲜族,1959年9月生于沈阳一个音乐世家,父亲是大管演奏家,哥哥张春一是双簧管演奏能手,弟弟张宏光是音乐制作高手。   在父亲的要求下,张千一6岁起开始学习小提琴,这种童年生活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是非常令人羡慕的。但和大多数同龄的男孩一样,当时的张千一贪玩、不练琴,久而久之,家人只好无奈地放弃对他学琴的厚望。   时间很快到了七十年代,那时张千一已有十二三岁了。一天,一位学生来请父亲看看刚买的大管,并试着演奏了几曲。这件能发出憨厚朴实声响的乐器吸引了一旁玩耍的张千一,他觉得这件乐器的音色太好听了!于是偷偷地学了起来,三个月后,恰逢辽宁省艺校招生。可能是大管学习的人很少,学习仅三个月的张千一竟然被录取了!   那个时候,学校的演出很多,但主要是样板戏,由于大管经常“扮演”着反面人物的角色,且没有多少分量,所以,张千一在排练和演出时就有空去品味其它声部的音响。这时,他萌生了搞作曲的想法,并尝试着编配些作品。学校没有作曲专业,张千一只能凭着自己在乐队中感觉而摸索着写。1975年,沈阳音乐学院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的作曲学生,对张千一的作曲学习来说是一个转机。      一赛成名      1979年,一心想学作曲的张千一来到北京,准备报考解放军艺术学院。但来到北京才知道,军艺没有作曲专业,又恰逢当年的中央音乐学院没有作曲专业招生,滞留于北京的张千一看上了军艺对面的中央民族歌舞团。张千一得知团里需要写舞蹈音乐的人,并尝试着给他们写作。经过反复“考察”后,张千一成为一名创作员,从此开始了他北京的音乐生活。   1980年,中国音协下达了第一届全国交响乐比赛的通知,团里希望张千一能参赛。张千一想到父亲曾接触过的鄂伦春族的民间音乐很好听,决定由此下笔。张千一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以及鄂伦春等地区采风45天。壮丽的北方森林和生活风情对作品的创作启发很大,作品也由此选择鄂伦春族一天的生活为作品表现内容。张千一持续创作了70余天,完成后的《北方森林》4月在广播音乐厅首演,5月就送去参加比赛,录音其实就是在排练时用三五牌卡座录音机录制的。   1981年的首届中国交响乐比赛汇集了建国三十余年的作曲家的作品。决赛总共产生了六名一等奖,其中有刘敦南的钢琴协奏曲《山林》、朱践耳的《交响幻想曲》、李忠勇的交响音画《云岭写生》、王西麟的《云南音诗》、陈培勋的第二交响曲《清明祭》等,这些作品后来都成为中国当代交响乐中的精品而常演于舞台。张千一和团领导对《北方森林》能获得一等奖感到非常意外!中央乐团指挥家韩中杰听完作品后激动得连说,“好!不是一般的好,是非常好!”音乐家贺绿汀和丁善德更是急着找到张千一,除了夸赞作品的出色外,还决定破格录取张千一到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深造。鲜花、掌声等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涌向了这位年仅22岁的朝鲜族战士。   1981年秋,张千一走进了他朝思梦牵的音乐学府开始接受严格而正规的作曲技术训练。初来上音的张千一并没有立即投身于实验性作品的创作,而是在陈钢、桑桐、施咏康等教授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传统的作曲技法。张千一以十余部作品圆满地结束了上海音乐学院的学习。如果说以感觉控制而创作的《北方森林》的成功带有偶然性的话,结束上海音乐学院学习后的张千一则开始了技术控制下感性音乐创作新阶段。      偶遇李娜      张千一1985年以后的创作领域开始扩大,涵盖了纯器乐作品、影视音乐、舞蹈音乐、歌曲等,而让张千一成为大众所熟知的作曲家是在他与李娜合作之后。有一次,张千一在朋友家唱卡拉OK,当时李娜的音色让张千一眼睛一亮,冥冥之中他觉得李娜的声音就是自己所要寻找的音色。张千一当场就允诺要为李娜创作一首西藏题材的新歌,机会也很快尾随而至――电视剧《天路》剧组找到了张千一。李娜所唱的《青藏高原》让所有听者激动不已!随后与李娜的合作又产生了许多经典之作,如淳厚东北风韵的《嫂子颂》、充满着轻松活泼的舞蹈节奏的《女人是老虎》、宽广悠远的《走进西藏》等。   在影视音乐和歌曲创作方面屡获佳绩的张千一从上个世纪末开始逐渐增加大体裁作品的创作,开始其艺术上自我超越的新阶段,如舞剧《野斑马》《大梦敦煌》、交响合唱《希望》、歌剧《太阳之歌》《我心飞翔》、舞剧《霸王别姬》等。创作《野斑马》时,张千一把自己闷在屋里写了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