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点符号在标题中的活用.doc
PAGE
PAGE 6
标点符号在标题中的活用
新闻标题中的标点符号,除了其基本功能外,还有一些潜在的特殊功能。在新闻标题的制作中发挥标点符号潜在的特殊功能,对于新闻标题的出新,能起重要作用。本文试图对这类新闻标题作一些简要的探讨。
一、赋予相同词语以不同的意义
用标点符号能将标题中的相同词语予以区别,赋予它们以不同的意义,从而达到巧妙地涵括主旨和表现趣味的目的。例如下面几题:
①《子夜》在子夜拍摄(1981年12月13日《厦门日报》)
②《大家》吁请大家批评《大家》(2007年7月19日《经济日报》)
③“大众”就是要为大众(2005年1月29日《文汇报》)
题①的“子夜”加书名号是指电影名称;题②的“大家”加书名号表示是杂志名;题③的“大众”加引号专指上海大众汽车出租公司;它们分别区别于标题中相同的词语,而具有与之迥然不同的意义,由此而使标题产生一种趣味盎然的表达效果。
二、赋予相同词语以不同的感情色彩
在新闻标题中表现感情色彩,不仅可用遣词造句的方法,巧妙发挥标点符号的作用,同样可以实现。有时标题词语完全相同,而标点符号各异,能赋予标题以不同的感情色彩。如下面两题:
①水,水!水!!──兰州军区给水工程团扶贫攻坚纪实之一(2007年4月20日《经济日报》)
②水!水?水……──兰州军区给水工程团扶贫攻坚纪实之二(2007年4月21日《经济日报》)
题①和题②的主标题词语完全相同,而标点符号不同,它们所呈现的感情色彩就各异:题①的三个“水”字后分别用一个逗号、一个感叹号、两个感叹号,而使缺水的西海固贫困地区居民盼水急切的强烈感情跃然纸上;题②主标题三个“水”字后面,分别用了感叹号、问号和省略号,巧妙地把西部军人为老百姓找水过程中的感情轨迹表现于标题之中:既透露出了对老百姓用水的牵挂和找水遇到的困难,又表达了找水不懈的执著之情。
三、赋予标题以悬念
具有悬念的新闻标题,往往能激活受众一种关注、期待心理和阅读热情,使其阅读兴趣不断向前延伸。而在标题中设置悬念,有时可发挥标点符号的作用:或有意识地把某件事、某个问题提出,然后用标点符号构成疑问句;或者标题只说半句话提起线索、引出思路,余下的用标点符号来省略或代替。如下数例:
①一伙骗子轻易拿走42万元(引)
“当铺”是怎样上当的?(主)(2007年5月27日《文汇报》)
②当旅客受到伤害时……(2007年8月29日《贵州日报》)
题①是先提出事件,然后再用问号构成疑问句来设置悬念;题②则是只说半句话,后面的情况用省略号来代替。
四、赋予标题以鲜明的节奏
制作标题,有时可借助标点符号的作用来造成音节的响亮和语音的起伏变化。如下述两例:
①光泽县对干部进行年终考核评选(引)
勇于开拓者──升
平庸无能者──降
以权谋私者―――撤(主)(2006年1月12日《人民日报》)
②一些个体三轮车主何以能放肆地敲诈乘客?却原来──(引)
牌出多门:红牌#8226;黄牌#8226;见钱发牌
管无章法:你管#8226;他管#8226;谁都不管(主)(2003年8月29日《长江日报》)
题①的主标题用了三个破折号来凸出三个动词,标题读来铿锵有力;题②的主标题则是通过冒号与间隔号将标题词语进行组接,赋予了标题以鲜明的节奏感。
五、突出标题的语意重点
所谓突出语意重点,是指突出标题中最主要或者最吸引人的词语,使受众在极短暂的一瞥中,获得该词语信息,并留下深刻印象。如:
①停业啦!四百余个体户(2007年2月5日《开封日报》)
②触目惊心:我国江河湖泊大多受污染(2007年4月7日《文汇报》)
题①巧用感叹号构成倒装句,使最主要的词语信息突出于句首;题②通过冒号的功用构成特定的句式,使有刺激强度和感染力的词语置于句首,收到了警醒受众的表意效果。
六、丰富标题的信息
有时仅仅凭借词语的搭配和组合,很难在简洁的标题中涵括丰富的新闻信息,于是可借助标点符号的作用来丰富新闻的信息。如下几例:
①中国独生子女的“4→2→1综合症”(2007年3月9日《参考消息》)
②汇款单圹成绩单―――广东青年文学院率先采用聘用制(2003年2月6日《羊城晚报》)
题①的关系指向符号连接数字构成的“4→2→1”,既标明了辈序和三代人的联系,又表明了钟爱的趋向(“4”指祖父、祖母、外公、外婆,“2”指父、母亲,“1”指独生子女),关系指向符号的运用凝聚了难以用词语表达的极丰富的标题信息。题②为一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