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沈善增,善增崇德文化.doc
PAGE
PAGE 10
沈善增,善增崇德文化
是谁为孔子平反千年“铁案”?
2 0 0 8年1 0月6日,《北京日报#8226;理论周刊》刊发文章《孔子杀死少正卯了吗?》。“孔子诛少正卯”是文革中批孔的第一罪状,至今还有人抓住这个把柄,对“由孔丘所首创的以言论、思想定罪乃至以屠杀为威胁”的罪行进行严厉批判。尊孔的学者则以《荀子》、《史记》的记载不可信,不能确认有杀少正卯这回事,来为孔子开脱,但此说总好像有点欲盖弥彰。而这篇“文史考辨”文章指出,“孔子诛少正卯”的记载主要来自《荀子》与《史记》,但所谓“诛”,其实是“谴责”、“批判”的意思,而“少正”并非民间人士,乃诸侯卿,是诸侯国大夫的最高职位,不要说孔子当时只是刚上任七日的代理宰相,就是宰相,也不过卿,而对卿,即使鲁国国君也不可能在朝廷上当场把他杀了。再进一步考证,孔子指控少正卯的罪名是“四杀罪”之一,但此“杀”,是“降杀”之“杀”,就是降级罚俸的行政处分。所以,这时孔子代理相务才七日,就不顾情面与官场的潜规则,当朝对卿少正卯谴责批判,要求给予行政处罚,这充分体现了孔子的“忠”(负责)的精神。
此文一出,立刻引起热烈反响,人民网、新华网、中华网、网易网等数十家网站予以转载。批孔的千年铁案,通过深入的考证、严密的推理,一朝推翻。真叫人不敢相信这样明摆着的事怎么会弄错了两千年?
这使人不得不注意到文章的作者:沈善增。
沈善增是何方神圣?
今天是网络时代,不知道上网搜索一下就知道了。原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沈善增,是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专业作家,本来是写小说的,成名作《正常人》,在文坛上反响热烈。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的评论家王文英因为没在它出版时即予评论而“感到了深深的歉疚”,嗣后,她撰长文评析《正常人》,指出它是“一部非常出色的小说,它的丰富内涵还远远没有被认识”。但最近十余年,沈善增却转向儒释道经典研究,而且是惊世骇俗的“颠覆”旧注。辨正“孔子诛少正卯”,放在他系列的颠覆性成果中,是很自然、也很平常的一碟小菜。
2 0 0 1 年他的第一本“ 颠覆” 之作《还吾庄子――〈逍遥游〉〈齐物论〉新解》问世,封套上赫然写着:“读中国书不能不读《庄子》,读《庄子》不能不读《还吾庄子》。”“千年之交,中国学术界最惊人的发现,一千七百多年来,我们接受的是注出来的伪庄子。”指出《逍遥游》平均两句里面一句以上的旧注有错误,《齐物论》错得更多,平均三句中将近两句的旧注存在问题,所谓《庄子》的消极颓废、相对主义、诡辩哲学,都是被注出来的。
2 0 0 5 年更为令人震惊的《还吾老子》出版,把《老子》定位为中国第一本站在民本立场上专对侯王说的政治哲学书,这样,《老子》思想“消极遁世”说就不攻自破。他又证明,《老子》既不是像通行本那样的《道德经》,也不是像帛书本那样的《德道经》,而是“以道注德”,德经是老聃从唯有他能看到的周王室所藏典籍文献中摘出来的有关政治的四十四段论述,道经是对其中三十七段所作的注,通过当时做学问习惯采用的“述而不作”的方式,将前人的政治经验上升到哲理高度,构成了覆盖中国迄今为止所有哲学流派的“道”哲学体系。还说八十一章几乎章章有错,对“道”、“ 恒” 、“ 常” 、“ 有” 、“ 无” 、“名”、“无为”、“不仁”、“静”、“辱”等基本概念的理解都有严重失误。而还真后的《老子》思想,远比我们今天知道的要卓越得多,丰富得多,也深刻得多。因此《还吾老子》出版后,他根据读者的不同需求,又撰写了《老子走近青年》《老子还真注译》《老子原来这么说》等书,大力推广还真后的《老子》。
正当人们期待沈善增把《庄子》其余的三十一章全部还原时,他却把笔锋一转,指向《论语》旧注,说要先写《还吾论语》。此举使十分赞赏他的《还吾庄子》、《还吾老子》的朋友都为他捏了一把汗。《论语》的注释可以颠覆吗?可能颠覆吗?南宋以后历代科举,是拿其中的一句话做考题的,古代读书人,别的书可以不读,《论语》非要读得滚瓜烂熟不可。但沈善增还是在2008年写出了《孔子原来这么说》,挑了“学而时习之”,“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文质彬彬”,“敬鬼神而远之”,“名不正则言不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大哉孔子”,“无友不如己者”,“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等大家耳熟能详,却又严重误读的十一章,作了详尽的考释与讲解。他说这是《还吾论语》的子工程。
宣称自己颠覆了千年旧注、公认结论还不算稀奇,稀奇的是这样标新立异的观点、说法,竟迅速得到了严肃的学者、高品位的读者的热烈捧场。
四川省“ 原道博物馆” 名誉” 馆长、原中国道教研究所副所长、三星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