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干栏式建筑在民居中的传承与发展_李长虹.pdf
浅谈干栏式建筑在民居中的传承与发展_李长虹.pdf
建筑与艺术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第 13 卷 第 2 期 2007 年 6 月 Journal of Tianjin Institute of Urban Construction Vol.13 No.2 Jun. 2007
浅谈干栏式建筑在民居中的传承与发展
李长虹 1, 2,舒 平 2,张 敏 1 (1.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规划与建筑系,天津 300384;2.河北工业大学 建筑艺术学院,天津 300130)
摘要:以调查研究大量历史文献为基础,从历史渊源及建筑文化内涵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探究了干栏式建筑作为一种古老的居住形态从原始时期至今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从而得出结 论:干栏式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魅力长期影响着我国的居住建筑文化,该建筑形式在民居中 得以传承,具有永恒的文化魅力.
关键词:干栏建筑;吊脚楼;居住形态;居住文化;筵席制度
中图分类号:TU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853(2007)02-0083-05
受地域差异、民族渊源、自然条件、社会人文等 记载,巢居这种人类最初的居住方式便是后来干栏式
建筑的雏形.《韩非子·五蠹》中提到“上古之世, 人
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 木
为巢,以避群害”. 可见,巢居在躲避湿热环境、 远
离虫兽侵袭以及就地取材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这
种居住形态巧妙地利用垂直空间距离作为边界,是 人
类在适应环境过程中的一种创造(见图 1). 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产生了色彩缤纷的民居建筑文 化.源于庐居的帐幕、源于穴居的窑洞以及源于巢居 的干栏成为古代居住形态的三种基本形式.其中,北方 游牧民族所用的帐幕是一种轻木骨架覆以毛毡的居 室,它便于迁徙,但具有临时性;黄河中上游多有窑 洞,窑洞是在黄土断崖处挖出横穴作为居室,它利于 保
温,但受到地域的限制;南方则多有干栏,它是把 竹
或木头架空以作居室,采用这种居住形式可以躲避 炎
热潮湿的气候,与前两种形式的建筑相比,可谓“唯
独干栏,占天不占地,具有普遍性”[1].所以,自古至
今,干栏式的建筑形态在我国分布广泛,在亚洲一些
受到我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地区,如东亚、东南亚等,
也都可以寻找到干栏式建筑的踪迹.干栏式民居以其 独
特的建筑魅力长期影响着我国居住建筑文化,并在 民
居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1 干栏式建筑形态溯源 1.1 干栏建筑的雏形——巢居 图 1 利用垂直空间距离作边界的巢居 干栏,俗称“吊脚楼”,是一种分布广泛而又 收稿日期:2007-03-16
基金项目: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200604008) 原 始古老的居住方式.究其语源,有一种说法认为
该词 出于侗族语言;另有一种说法则认为其出于杨
鸿勋先 生撰写的《日本列岛的黄帝明堂》,文中提
到了“干 栏”,它的古音为“昆仑” .
我国很多古代文献中都有关于原始人类巢居的 [2]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与劳动技术的进步,人类逐渐 摆脱“采集时代”,从巢居走下大树,在平地上筑起 土台,在土台之上建造竹楼或木楼;或在沼泽地上打 下木桩,在木桩上建起竹楼或木楼,延续着“构木为 巢”的居住方式,以避免猛兽蛇虫的侵扰.这种模仿 巢居的“高台式土木建筑”,就是早期的“干栏式建 作者简介:李长虹(1979—),女,河北成安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助教,硕士.
筑”.该建筑形式是以桩木为基础,构成高于地面的基 座,以桩柱绑扎的方式立柱、架梁、盖顶,最终建造 成半楼式建筑,它是巢居的继承和发展(见图 2).
(a) 原始巢居 (b) 橧巢 (c) 干栏式建筑 84 图 3 河姆渡遗址干栏式民居复原图 图 2 干栏式建筑的演变
1.2 居住文化之源——河姆渡干栏木构
干栏式建筑作为一种稳定的居住形态,自新石器
时代至今均有存在.如在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建 筑遗址中,都发现了埋于地下的木桩以及底架上的横 梁和木板,这些都表明当时已产生干栏式建筑.中国 古代建筑在一定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影响下,形成了一 套完整而成熟的木构架承重的建筑体系,并得以传承 和发展.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干栏式建筑遗迹是迄今为 止世界上已知最早的木构建筑,距今约有七千多年, 是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构架房屋的典范,其建筑本身 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2.1 建筑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梦幻西游手游普陀要不要敏捷 普陀加点分析.doc
- 梅岭风电场2016年防汛减灾自查总结.doc
- 欲成才,先成人——班主任工作中的一点心得.doc
- 梦幻西游手游各门派技能调整解析 这.doc
- 植保无人机市场推广策略分析.doc
- 武汉世纪博园浅谈:美国留学十大黑马专业.doc
- 欧亚园林浅谈中国园林景观设计的要点.doc
- 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总结.doc
- 武汉市关山中学2015-2016学年工作总结.doc
- 殷代族徽戈与夏人后裔氏族──从妇好墓器物铭文戈涹谈起.doc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