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误差对内齿轮副承载能力的影响分析.pdfVIP

加工误差对内齿轮副承载能力的影响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加工误差对内齿轮副承载能力的影响分析

· 机械制造与研究 · 黄恺 ,等 ·加工误差对内齿轮副承栽能力的影响分析 加工误差对内齿轮副承载能力的影响分析 黄恺,李雷,张艳冬 (辽宁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 摘 要:借助于 Pro/E,ANSYS等工程软件 ,建立起带有加工误差的 内齿轮副啮合模型,并在此 基础上分析 了加工误差对其承栽能力的影响。分析表明该影响随载荷增加 而变化,且情况较 为复杂.同时揭示齿轮修形相对来讲对于提 高承载能力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内齿轮副 ;误 差影响 ;承栽 能力 中图分类号:TH132.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1—5276(2011)05-0059-04 Analysis of Influence of M achining Errors Oil Bearing Capability of Internal Gear Pair HUANG Kai,LI Lei,ZHANG Yan—dong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Automation,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Jinzhou 121001,China) Abstract:The gear pair model with machining erors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software such as Pro/E and ANSYS,and on this basis,the analysis of influence of the machining erors on the bearing capability is carried out.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said influence varies with the increase of load and the variation is complex,and however,as compared with the machining erors,the tooth profile modification is more impo~ant. Key words:internal gear pair;influence of machining erors;bearing capability 0 前言 渐开线少齿差减速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由于其 内齿轮副存在受力变形后多齿啮合的可能性 ,因而其强度 分析成为该类减速器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有关文献对 这一问题进行 了较为深入的讨论 。J。笔者在开发一项 专利产品——全平衡双驱动三环减速器 的过程 中,为 解决减速器承载能力设计问题,在内齿轮副的强度分析方 面也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然而,迄今为止的相关分析研 究,都未将齿轮副的加工误差影响因素考虑在内。本文介 绍了将误差因素引入分析模型后,与理想情况进行比较, 从而获得相关信息的分析方法和步骤。鉴于齿轮加工误 差种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这里只考虑了公法线长度变动 一 项公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利用 Pro/E的参数化造型 与方程曲线功能完成齿轮副的平面图形设计;通过 IGES 文件分别导人 ANSYS;在 ANSYS环境下完成分析获得结 果。以下将给出分析工作的具体步骤。 1 建立基于软件的力学分析模型 分析对象基本模型如图 1所示。内齿圈和带有外齿 的输出齿轮形成少齿差内齿轮啮合副。 a)创建内齿圈模型 为后续工作进行方便和顺利 ,两个零件模型分别创建 且每个零件要创建两个模型,一个是不考虑误差的理想模 型而另一个是引入误差后的模型,不妨称其为误差模型。 理想模型在 Pro/E下利用参数化,Program,以及方程曲线 图 1 分析对象模型 功能完成,具体步骤详见文献 [4]p223,这里不再赘述。 误差模型创建方式,主要是误差引入方式介绍如下。 在建模过程中需将公法线长度变动误差引入齿轮模 型。具体做法是首先根据齿轮参数查出该项公差的具体 数值 ,例如本例齿轮参数为模数 m=3;外齿轮齿数 zl= 100;内齿轮齿数z2=104,由文献[5]按照8级精度查得其 公法线长度变动公差 Fw为 0.05。将其换算成齿廓造型 时的角度误差应为 :jdgc=gc/(m z2),这里 gc即为 。 然后按以下步骤进行。 1)其他标准齿廓 (无误差)造型后在作阵列时将其 阵列数值设为 z2—1,结果如图2所示 ,其缺少的齿廓将由 误差齿廓填人。 2)建立两个辅助平面并进而创建新坐标系 CYS1,相 作者简介:黄恺(1954一 ),男,上海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机械制造。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