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 (心理咨询师培训教程) ;本章节相关知识体系构成;;三级理论知识各章节考试分数比值(2015.11);具体各章节考试分数比值;比对与参照基础心理学内容;本章重要性及学习目标;第一节 关于变态心理学;第一节 关于变态心理学;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一、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二)行为主义的解释
(三)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1.两个基本
2.五个推论
3.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说明
; 1.两个基本命题
a 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
b 性的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2.五个推论;巴甫洛夫通过“实验性神经症”的模型说明“心理冲突”的神经机制。;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发生是由于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造成的。
如:生活事件使我们极为兴奋,但我们同时又极力克制自己,于是大脑两半球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便产生冲突,冲突一旦持久不消除并打破神经过程的平衡,我们的神经功能便会紊乱并产生神经症和精神病。;(三)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
罗杰斯、马斯洛 “潜能”
;各学派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说明;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第一单元 正常心理活动的功能;第二单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认知障碍;认知障碍;注意障碍;认知障碍;第二单元 情感障碍;第三单元 意志行为障碍;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第一单元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 一、精神分裂症;二、妄想性障碍;三、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第二单元 心境障碍;心境障碍;第三单元 神经症;神经症与正常的分界线;变形也有两个特点:
① 它与现实处境没有关系,或者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一般人认为不值得操心,如:晚饭后吃药与不吃药的苦恼;反复洗手者的问题。
②它不带道德色彩。
;评定神经症的简易方法;第四单元 应激相关障碍;第五单元 人格障碍;第六单元 心理生理障碍;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正常;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第三单元 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 ;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三、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第六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一、用途(为什么分类)
(一)咨询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区分
(二)进行合理的临床诊断
(三)限定心理健康咨询范围
(四)咨询方案的制定
(五)疗效评估
(六)心理健康问题的深入研究
(七)职业培训
(八)心理健康状态调查
(九)自我心理保健的需要
;二、效度
所谓效度,就是确定“心理不健康状态”真实存在的标尺。
(一)症状学效度
第一,临床经验证实“心理不健康特征”的真实性:
例子:某女,有了外遇想离婚。内心冲突,对不起他,不光彩,拿不定注意。苦恼,心事重重,精神不振,不足一月,能坚持上班。不能诊断“神经证”。那么应诊断什么?“心理问题”,我们在咨询工作中天天可见,所以它是真实的。; 第二,情绪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说明“心理不健康特征组合”是真实的。
与别人有关的情绪——爱,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婚姻)失败感,(违德的)羞耻感,(背判的)内疚感等。;(二)预测效度
对心理不健康状态后果的预期。
1.对自然发展的预期
因人而异 三种结果:
第一,自然缓解(3月内)
第二,泛化,“杯弓蛇影”,“十年怕井绳”等。
第三,神经症易感者
;(三)结构效度
即“心理不健康状态”的构成或影响因素。
1.人口学因素: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态等,
2.个性心理特征
3.身体健康水平
4.社会因素等;第二单元 心理不健康的分类;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
2.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或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4.自始自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定义: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从四个维度来区分哪些属于“心理问题”哪些不属于“心理问题”。
1.刺激的性质;
2.反应的持续时间;
3.反应的强度;
4.反应是否泛化。;二、严重心理问题;定义:“严重心理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