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互联网思维
SMS
SMS
@
@
SMS
@
移动互联时代的思维革命
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思想,是一种价值观。互联网将是创造明天的外在动力。创造明天最重要的是改变思想,通过改变思想创造明天。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 马云
互联网其实不是技术,互联网其实是一种观念,互联网是一种方法论,我把它总结成七个字,“专注、极致、口碑、快”。
——小米公司董事长 雷军
关于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剑谱
关于经营理念和消费者
关于品牌和产品规划
关于产品和服务体验
关于创新流程
关于业务运营
关于传播链、关键链
关于企业资产、核心竞争力
关于商业模式、组织形态
关于产业边界、创新
第一式 用户思维
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其他思维都是围绕用户思维在不同层面的展开。
用户思维,是指在价值链各个环节中都要“以顾客为中心”去考虑问题。
用户思维
这是一个人人自称“屌丝”而骨子里认为自己是“高富帅”和“白富美”的时代。当你的产品不 能让用户成为产品的一部分,不能和他们连接在一起,你的产品必然是失败的。
得“吊丝”者得天下
腾讯、淘宝、小米,莫不如此。事业要想做大,就必须抓住屌丝人群!
用户思维
兜售参与感
2013年12月27日,互联网知识型社群“罗辑思维”成功进行了第二次社群招募,号称“史上最无理的会员召集”,唯一通道是微信支付,一天之内轻松募集800万。
让用户参产品与优化,让粉丝投票,粉丝决定了最终的潮流趋势,自然也会为这些产品买单。
让用户参与品牌传播。我们的品牌需要的是粉丝,而不只是用户,因为用户远没有粉丝那么忠诚。
用户思维
用户体验至上
好的用户体验应该从细节开始,并贯穿于每一个细节,能够让用户有所感知,并且这种感知要超出用户预期,给用户带来惊喜,贯穿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整个链条,说白了,就是让消费者一直爽。
2014年2月在淘宝和天猫平台上,零售类目总销售额约17亿。销售排名第一的三只松鼠成交金额超过8000万,成交笔数接近2000万。
第二式 简约思维
在产品规划和品牌定位中,要力求专注和简单。
而对于产品设计,则力求简洁和简约。简约,意味着人性化。
简约思维
专注,少即是多
HTC正在没落,这是个毋庸置疑的事实。
根本问题是,HTC在产品定位和产品规划上出了问题。HTC One x,Buffterfly,One每款都是旗舰,但都淹没于机海。
大道至简,越简单的东西越容易传播,越难做。专注才有力量,才能做到极致。尤其在创业时期,做不到专注,就没有可能生存下去。
简约思维
外在部分,要足够简洁;内在部分,操作流程要足够简化
简约意味着人性化,是人性最基本的东西。
人性都是懒的,你能让我少一步,我就更愿意用这个产品。
简约既是美
张小龙原话:自然往往和人的本性相关。微信的摇一摇是个以“自然”为目标的设计。“抓握”,“摇晃”,是人在远古时代没有工具时必须具备的本能。
微信“摇一摇”,界面足够简约,没有任何按钮,也没有任何其他入口。它只有一张图片,这张图片只需要用户做一个动作,就是“摇一摇”。
第三式 极致思维
极致就是把产品和服务做到最好,超越用户预期。
只有极限思维,才有极致产品。
打造让用户尖叫的产品,服务即营销。
极致思维
痛点:用户需求必须是刚需,是用户急需解决的问题
痒点:工作和生活中有别扭之处,即乏力又欲罢不能,这就是痒点。
兴奋点:给用户带来“wow”效应的刺激,产生兴奋点。
打造让用户尖叫的产品
2014年3月18日,红米Note发布,短短几天之内,QQ空间预约人数突破1500万。
极致思维
极致就是超越预期。
那么极致的服务,自然也是超越用户的预期而对。
进入并了解用户的内心世界,彼此可以感同身受的心。
服务即营销
付费报名每千人规模成长速度
第四式 迭代思维
迭代思维体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微”,小处着眼,微创新;一个是“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传统企业需要一种迭代意识,即使乃至实时地把握用户需求。
迭代思维
你的产品可以不完美,但只要能从用户心里最甜的那个点,把一个问题解决好,有时候就是四两拨千斤,这种单点突破就叫“微创新”。
众多的“微创新”可以引起质变,形成变革式的创新。
小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