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绘画语言在油画创作中的体现.doc
中国传统绘画语言在油画创作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绘画语言在油画创作中的体现
自明朝万历年间,利玛窦将天主教宣传画带入了中国,油画便第一次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之中,中国艺术家也开始了对这两种不同类型视觉文化的对比和审视。在对比与审视的过程中,艺术家们逐渐发现油画与中国传统绘画观察与体会自然的方式不尽相同:传统中国画作品注重笔墨与意境的体现,用线条造型,以笔的皴、擦、点、染表现物象结构和形体,以墨的黑白、干湿、浓淡表现光线变化;而油画则是以科学为规律,以再现为诉求,以透视法则表现空间关系,依据解剖塑造物象的形体。但是最初,中国艺术家只是将油画中的透视和明暗移植到中国画中,用以弥补中国画重意境轻造型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两个画种交流与碰撞的逐步深入,中国艺术家也逐渐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笔墨、线条等语言元素运用到油画创作中,极大地拓展了油画中国化的可能性。本文希望对中国传统绘画语言在中国油画创作中的体现做具体阐述:
一、中国传统绘画中用笔对油画创作的影响
南朝谢赫在《古画品录》中将中国传统绘画的笔法分为遒、逸、奇、媚四种,最后都融入骨法用笔之中。谢赫的骨法用笔是主张作画时用笔不但能够准确刻画出物象的形体结构,也要具备书法的骨力之美,让笔痕像骨骼支撑人体一般支撑着整个画面的结构。可以说骨法用笔从古至今都是中国画最根本的用笔法则。中国古人对于用笔的研究对于其他画种来说是十分独特的,所以对油画创作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中国油画第一人李铁夫先生的晚期作品中的用笔就流露着浓重的中国画意味。在他为画家冯钢百所作的画像中,既有洗练洒本文由.L.收集整理脱、大刀阔斧的大写意造型,又有真实的细节描绘,寥寥数笔,就将书法用笔表现得淋漓紧致。同样,在他的《未完成的老人像》中也体现了苍劲厚重的用笔神韵。
画家吴作人在他的油画作品中也融入了许多中国画的用笔技巧,如在他的《山中秋色》、《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等作品中,他用笔灵巧、松动,讲究笔意的起承转合,表现出他对笔极强的控制能力,给观者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
当代女性油画家闫平的作品(图1)除了重视温暖、明朗的色彩之外,也很重视笔触的挥写,这种挥写就犹如传统中国画中的皴擦点染,让人过目不忘。她笔触的揉搓和错落中,尽显书法式变化的和力量,画家的情绪也在这种韵律与节奏中娓娓注入。
二、中国传统绘画中色彩对油画创作的影响
传统中国画的色彩不同于西方绘画,西方绘画在色彩选择上更注重客观自然的再现性,而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更为注重墨色的表现。中国传统绘画中有墨粉六彩之说,就是通过墨与水不同比例的调和,将墨表现出黑、白、干、湿、浓、淡多种层次,丰富画面效果的同时,也将画家自身的主观情感融入了水墨意趣之中。另外,传统中国画创作虽重墨,但也不完全摒弃颜色的使用,大都选择明度较低的色彩,显得沉稳、含蓄。并且讲究随类赋彩,就是以物象本来的颜色作为参考进行色彩选择,并且技法上以平涂居多。在掌握了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色彩的不同后,一些中国画家便有意识的将对中国传统绘画色彩的体会引入到油画创作中去。
王悦之的《弃民图》(图2)就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观。这幅作品中大量使用了黑油彩,用黑色勾勒人物形体,并用油稀释了颜料进行涂抹。人物上衣设色上黑色的多层次表现,颇有晕染的意味。
王沂东的油画作品也充分地展现了他的中国情结,除了他在创作对象上大都选择造型质朴的农村少女或农村场景之外,他的作品对于色彩的选择也十分有中国韵味。他使用大面积的白色、黑色、红色,使作品非常接近中国年画的色彩样式,黑色与白色不同明度的对比也很好的借鉴了中国画中墨色层次的表现。
三、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对油画创作的影响
线条可以说是是人类最早用来表现形体的方式,以线造型也中国画的一个独特的表现方法。在传统中国画中,古人总结出了钉头鼠尾描、铁线描、柳叶描等十八种画线的方法,用以不同质感衣物褶皱的表现,同时,中国画中的线条也包含了画家不同的主观情感,可以有春蚕吐丝、流水行地般的轻缓、自然,也可以有锥画沙、屋漏痕般的凝重、有力。多样化的线形表达,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风格,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
徐悲鸿就常借鉴中国工笔画中的线条使用在油画作品中。例如,他常在人体作品中用线勾勒形体结构,也在作品《愚公移山》(图3)中也用白描勾勒的手法勾勒人物外形、衣纹、树、草等等。用线表现的油画作品较有代表性的还有王悦之的另一幅作品《台湾移民图》,他将工笔画中线条的流畅与自然完美地移植到了油画创作中,加上沉稳、凝重的色彩,使这幅作品充满了东方韵味。
当代油画创作中也有一些画家喜欢借助线条来作为画面表达的一部分。如,80后油画家潘新权,他所创作的以自行车为基本元素的作品,就是通过对黑、白、灰三种不同颜色的线条进行疏密组合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