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门诊宫腔镜检查病人的影响.docVIP

心理干预对门诊宫腔镜检查病人的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理干预对门诊宫腔镜检查病人的影响 【关键词】 心理干预 门诊宫腔镜 检查   宫腔镜检查术已被公认为是一种简单、可接受性的手术而广泛应用于门诊,使病人免受住院 治疗 之苦[1]。但检查涉及内生殖器官,使病人感到害羞,加上不了解检查过程,害怕疼痛,担心检查医师的技术、检查结果及预后,产生了复杂的心理和生理变化及焦虑情绪和恐惧心理,而影响检查的顺利进行。作者自2007年2至10月对需行宫腔镜检查病人进行了焦虑状况测定,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护理及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减轻病人的焦虑恐惧心理,减少了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3例病人,年龄25~58岁,排除生殖系统急性炎症、高血压、心脏病、甲状腺疾患、呼吸道感染等手术禁忌。其中10例为绝经后阴道流血拟行宫腔镜下诊刮术,3例为取环失败、1例为人工流产术后半年月经未转被诊断为宫腔粘连拟行分离术、49例因宫腔内膜赘生物拟行宫腔镜下摘除术。   1.2 方法   (1)63例病人在预约时均给予焦虑自评量表(SAS)测定,共20个评定项目,每个项目采用1~4级计分法,将各项分数相加,得到粗分,再乘以1.25,转换为标准分。>50分为处于焦虑情绪状态。(2)术前向病人解释所患疾病的病因、病情及行此项检查的目的;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必要性;介绍检查医生的医术,同时予以适当的保证,消除其思想顾虑;简单介绍手术步骤、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和配合方法,指导放松技巧。(3)检查时应照顾到病人的自尊,尽量减少暴露病人过多的身体,并给予屏风遮挡。一名护士担任巡回工作,另一名护士站在病人左侧,根据检查操作步骤指导配合方法,渐进性肌肉松弛加腹式深呼吸:①保持环境安静,深吸气时缓慢抬高腹部,后屏息数秒钟,回缩腹部缓慢呼气同时放松全身。②随着呼吸把注意力集中在脸部,紧闭双眼,脸部绷紧,咬紧牙关,然后突然全部放松下来。③用上述方法在身体各部位进行紧张与放松,其顺序是:颌部、颈部、肩部、胸部、背部、腹部、大腿、小腿、脚部。左手握住病人的手并按压内关和合谷穴,两穴交替进行直到检查结束。右手触摸病人额部,同时与病人交谈一些其感兴趣的事,分散注意力,鼓励病人说出心理需求和愿望,以减轻焦虑紧张情绪和心理压力,降低对疼痛的敏感性。    2 结果   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测定,有55例病人得分>50分。87.3%的病人在疾病和宫腔镜检查这两个应激原的刺激下处于焦虑状态,其中63%的病人处于中重度焦虑状态。   宫腔镜检查时,由于牵拉、扩张宫颈,手术刺激及膨宫可使病人感到疼痛,部分病人可因疼痛刺激引起反射性迷走神经功能亢进,出现类似人工流产综合征反应,甚至有些病人因感到疼痛剧烈,难以接受检查,使操作中断[2]。本组63例宫腔镜检查病人无1例出现人流综合征反应,且配合较好,使手术顺利进行。    3 讨论   宫腔镜检查作为一种负面人生生活事件,导致病人心理、生理、行为上出现一系列应激反应。焦虑是应激反应中最常出现的情绪反应,焦虑情绪常能降低病人的痛阈或耐痛阈。渐进性放松训练是对抗焦虑的一种常用方法,目的就是降低交感神经的刺激兴奋水平,减低骨骼肌的紧张及减轻焦虑与紧张的主观状态。   有一种信息理论“准确期望理论”认为:当一个病人知道了他希望知道的各种真实信息后,对各种应激性医疗程序的害怕情绪就会相对较轻,忍耐性增强。病人的焦虑情绪会导致呼吸急促并以胸式呼吸为主,胸式呼吸又反过来刺激胸腔迷走神经,引起更高的焦虑反应。通过腹式呼吸可阻断这种循环使全身紧张性下降,焦虑程度减轻[3]。因此,检查前应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提供检查的相关信息,矫正认知;检查中有的放矢地行心理护理,分散病人注意力,根据操作步骤及时让病人腹式呼吸并进行穴位按压和触摸疗法等护理干预措施,对调节病人的焦虑状态、增强病人的信心和自我控制感,产生积极作用。 【 参考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