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规范正确标注食品标签综述
第 PAGE \* MERGEFORMAT 11 页 共 NUMPAGES \* MERGEFORMAT 11 页
规范正确标注食品标签
食品关系着消费者的食用安全和身体健康,食品标签是向消费者传递正确信息的重要途径,为了确保消费者的食用安全,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不得以错误的、引起误解的或欺骗性的方式描述或介绍食品,也不得以直接或间接暗示性的语言、图形、符号导致消费者将食品或食品的某一性质与另一产品混淆。
一、食品标签标识相关法规标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主席令第二十一号)第六十七条及其他相关条款;
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36号)第三十三条及其他相关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主席令第四十九号)第五章及其他相关条款;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的决定(总局2009年第123号令);
关于实施《进出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监督管理规定》的公告(2012年第27号公告);
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10号);
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70号);
关于重复使用玻璃瓶包装食品的营养标签标示问题的复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办公厅、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绿色食品标签标识有关问题的复函(卫办监督函[2013]140号);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预包装食品标签标识有关问题的复函(卫办监督函〔2013〕36号);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预包装饮料酒标签标识有关问题的复函(卫办监督函〔2012〕851号);
卫生部食品与监督局关于食品添加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标注问题的复函(卫监督食便函[2012]549号);
关于对黄酒酒精度标识问题的答复(酿酒标委秘[2011]第004号);
关于销售包装中独立包装标识问题的答复意见的函(函[2009]103号);
卫生部等6部局关于含库拉索芦荟凝胶食品标识规定的公告(2009年第1号公告);
卫生部监督局关于含菊粉食品标识有关问题的批复(卫监督食便函〔2009〕209号)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味精归属及标识有关问题的复函(卫办监督函[2011]998号);
农业部869号公告-1-2007 农业转基因生物标签的标识
QB/T 4003-2010食用香精标签通用要求;
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28050-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
GB 13432-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 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
二、基本概念
1.预包装食品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中的定义“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包括预先定量包装以及预先定量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并且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或体积标识的食品。
预包装食品至少应符合以下的要求:
“预先包装或制作”;
“定量”,即“具有统一的质量或体积标示”。
2.食品标签
食品标签是向消费者传递信息,展示食品特征和性能的一种形式。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的定义,食品标签是指“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及一切说明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商品的激烈竞争,标签在促进公 平交易、引导消费等方面也 起了重要作用。
3.食品营养标签
为进一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国家又发布了GB 28050 《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营养标签是预包装食品标签的一部分。
营养标签是指“预包装食品标签上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包括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
4.食品标签标识现状
根据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和总局2014年工作部署,全国有31个省(区、市)参加了对食品标签标识的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在该项监督检查工作中共检查食品生产企业108806家次,发现食品标签标识存在问题的企业占10.7%;检查产品170249批次,发现产品标签标识存在问题的占9.2%。
5.食品名称
利用字号大小、色差、图形、符号及暗示性的语言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误将购买的食品或食品的某一性质与另一属性相近的产品混淆。
.例如:“酸角汁饮料”或“酸角果味饮料”, “酸角汁”或“酸角”字号大、颜色醒目, 而反映其真实属性的“饮料”或“果味饮料”字体则很小,颜色较淡,消费者很容易将这类产品误认为是纯粹的酸角果汁。
企业在标示“新创名称”、“奇特名称”、“音译名称”、“牌号名称”、“地区俚语名称”、“商
标名称”时误导消费者。.在食品标签的醒目位置和品名邻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民版中华民族大家庭全册教学设计教案.doc
- 2020年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A类)及参考答案.pdf VIP
- 雷克萨斯-Lexus IS-产品使用说明书-IS300-ASE30L-AEZLZC-LEXUS雷克萨斯IS300OM53D87C_01-1705-00.pdf VIP
- 静配中心-高警示药品管理考核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静配中心-高警示药品管理考核试题.docx VIP
- 静配中心药品日常管理考核试题(+答案解析).docx VIP
- 静配中心药品日常管理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静配中心业务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人物细节描写课件.pptx VIP
- 精准医疗与传统治疗比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