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箱中水的电化学法处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箱中水的电化学法处理.doc

  水箱中水的电化学法处理 摘要:利用研制的电极电解水产生强氧化剂,进行杀灭微生物、除铁改善水箱中水质的实验。结果表明,水流单程通过处理,杀菌率>99%,电耗≤0.1k3;除铁率>99%,电耗≤0.08k3。通过检测水中溶解氧含量的变化确认杀藻效果。循环处理水箱中的水,水中总铁含量从14mg/L降至≤0.3mg/L,细菌总数从104个/mL降至≤30个/mL。用处理后的水冲洗小便池,消除了尿垢。 关键词:水处理 电化学 杀菌 除铁 Electrochemical Treatment of ents of ent for killing mocrobe and removing ir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ent of ption ≤ 0.1 k3,and iron removal rate ption ≤ 0.08 k3.The algae removal effect ined by measuring the dissolved oxygen content in the ent of 14 mg/L to ≤ 0.3mg/L,and the total number of bacteria from 104 cfu/mL to ≤30 cfu/mL.istry;bacteria killing;iron removal   随着 社会 经济 的 发展 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对用水质量的要求日益增高,但 工业 化生产排放的废水对水源的污染也越来越大。按传统的自来水处理 方法 ,只有增大加氯的剂量。由于水中有机物含量增加,这样做难免会产生“三致”物质。而且,即使投入更多的氯,也难以保证在管道末梢的余氯值大于0.05mg/L,往往发现建筑物的供水管道和屋顶水箱中细菌和藻类滋生的现象。微生物分泌的粘液吸附水中杂质,淤积在管壁上形成粘泥层,增加对水流的阻力;在粘泥覆盖下,管道表面因贫氧形成浓差电池,引起管壁锈蚀,使流出的水发黄带铁腥味。对此,我们在实验的基础上,在建筑物的水箱处增加一级电化学水处理,可以起到杀菌、杀藻、除铁的作用,有效地改善了水质。该方法不需添加化学药剂,无二次污染,可以根据水质调节用电量。 1 杀菌[1][2][3] 1.1 作用机理   根据电解的原理,研制的阳极,以钛板或钛棒为基体,用高温热解氧化法在表面生成含铱等贵金属氧化物的涂层。该电极在电解过程中自身不溶解,催化产生具有极强杀生能力的活性物质,如OH自由基、初生态O、H2O2和O3等活性氧;水中存在的氯离子,被激活成ClO2、HClO、ClO-等活性氯协同杀菌。微生物表面带负电,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阳极迁移。电极与水的界面存在的双电层电场强度较高,如微生物被电场吸引或随水流冲进双电层,会因触电致死,用电杀菌具有广谱性的杀菌效果,不会产生耐药性;产生的H2O2和余氯赋予水体持续抑菌的能力。 1.2 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根据上述工作机理,研制出杀菌灭藻电水处理器,有平板型和圆柱型两种型式,结构如图1所示。阳极采用有表面涂层的钛板或钛棒,阴极采用不锈钢。水流从处理器的下部流入,上部流出,额定流量为1m3/h。两种形式处理器的阳极面积相同,平板型耗电量较低,圆柱型强度较高。检验杀菌效果的组合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水箱容积1.0m3带搅拌器;水流由离心式水泵提供,用流量计控制流量。   实验用水为配水,自来水经活性炭过滤后流入水箱,加人自行培养的细菌并搅拌均匀,原水细菌总数在106个/mL左右。过滤水经邻联甲苯胺方法比色确认无余氯。培养菌种从自来水中采取。   水流一次通过处理器,在处理器进、出口处用无菌瓶取水样,立即检测,用标准平皿法37℃培养48h后 计算 细菌总数。 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水流单程通过处理,消耗的电功率与杀菌效果的关系如图3所示。由图3可见,很小的电功率即可产生杀菌效果,随着电功率的增大,杀菌率迅速提高,在电功率50L,种类为绿藻(小球藻、栅列藻等),也有蓝藻(螺旋藻、微囊藻等)。实验在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上进行,原水注入水箱后搅拌均匀。水流量0.5m3/h,电流密度2-6mA/cm2。水流单程通过处理器,在出水口处取水样检测处理效果。因为处理后死藻的叶绿素短期不褪色,显微镜下无法直接判断藻体死活,所以采用监测水中溶解氧浓度变化的方法判断杀藻效果。藻类白天因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使水中溶解氧含量增高,晚上则呼吸消耗溶解氧。   在处理器的出水口取水样,分别盛于500mL的有塞广口瓶中,静置于室内朝阳的桌上,定期测定水中溶解氧。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图中显示,未经处理的水样溶解氧浓度昼夜波动大于3mg/L,而灭藻后的水样溶解氧浓度不断降低,之后趋于不再变化,这表明藻类因光合作用功能的丧失而逐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