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氟酸烧伤的临床特点与早期治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氢氟酸烧伤的临床特点与早期治疗.doc

  氢氟酸烧伤的临床特点与早期治疗 【关键词】 氢氟酸烧伤 氢氟酸是氟化氢气体的水溶液,为无色透明至淡黄色冒烟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分子式为HF-H2O,相对密度 1.15~1.18,沸点 112.2 ℃(按重量百分比计为38.2%)。氢氟酸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且氟离子渗透力强,可与Ca2+结合形成不溶性的氟化钙,致使血浆Ca2+浓度下降及骨质脱钙,引起组织液化、坏死和深部组织迟发性剧痛。根据氢氟酸烧伤的特点,笔者采取了相应的 治疗 措施,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有关治疗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6年1月~2007年3月收治氢氟酸烧伤患者20例,均为男性,年龄28~50岁,烧伤原因 :20例均是在工作中操作不慎造成,未戴手套16例,意外事故4例。烧伤部位以手指最多,烧伤面积1cm×2cm,深度:浅Ⅱ~Ⅲ度,部位:双手烧伤16例,面部烧伤4例,其中2例合并眼部损伤及中度吸入性损伤。 1.2 临床表现 皮肤损害程度与氢氟酸浓度、接触时间、接触部位及处理 方法 有关。浓度越高,接触时间越长,受害组织越柔软或致密,作用就越迅速而强烈。接触30%以上浓度的氢氟酸,疼痛和皮损常立即发生。接触低浓度时,常经数小时开始出现疼痛及皮肤灼伤。本组病例中12例为抬罐装液态氢氟酸时双手十指烧伤。最早入院者为烧伤后6 h。其就医主要原因为:无法忍受的迟发性、顽固性、剧烈性疼痛。用麻醉药后不能缓解,局部表现为手指红、肿、热、痛,渐 发展 成白色质稍硬的水疱,其中充满脓性或干酪样物质,或皮肤凝固、变性,创面发青、肿胀。甲板同时受累,甲床与甲周红肿。甲下水疱形成,甲床与甲板分离。氢氟酸酸雾还可引起皮肤瘙痒及皮炎。眼接触氢氟酸后,局部剧痛,并迅速形成白色假膜样混浊,氢氟酸灼伤合并氟中毒已引起注意,患者因低血钙出现抽搐,心电图Q-T间期延长,心室颤动发作。 2 现场急救与治疗 由于氢氟酸烧伤有其特点和潜在危险性,必须积极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分秒必争地进行急救治疗,对伤情的发展要有充分的估计。近50年来,氢氟酸烧伤的治疗方案主要是用某些阳离子通常是Ca2+ 、Mg2+或季胺类物质来结合F-,或是将这些阳离子的制剂注射到深部组织,或是局部 应用 以通过其扩散作用与F-结合[1]。 2.1 早期处理 首先立即脱去或剪去污染衣裤或手套,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减轻皮肤进行性损害。由于该酸具有较强的穿透组织的能力,所以冲洗效果往往不甚满意,如有水疱者则予以清除,如指(趾)甲下有浸润,必须拔除指(趾)甲。甲沟和皮肤皱褶处彻底冲洗,如有条件用含钙剂的外用溶液浸泡30 min后到就近 医院 就诊。 2.2 严密创面观察,及时发现残余氢氟酸对创面的进行性损害 患者入院后,了解病史,尤其是烧伤时间、化学物浓度,及早期处理。准确估算烧伤面积(烧伤面积不足1%应用标尺准确量化)、创面深度及分布情况、腐皮完整性和创基渗出情况等。仔细观察创面是否有扩大加深,及时发现残余氢氟酸对创面的进行性损害。创面扩大加深迅速者应考虑急诊清创植皮或皮瓣覆盖手术,对深达骨质难以修复的伤指可能需截除。 2.3 钙剂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氢氟酸烧伤后,骨质脱钙引起组织液化坏死,患者创面疼痛剧烈,甚至用镇静止痛药效果不明显。患者常表现为害怕、紧张、烦躁、恐惧、怒吼、绝望、濒死感,因此应采取积极的方法缓解患者疼痛[2]。局部外用碳酸钙凝胶,即用10 g碳酸钙片研成粉末,再将其与20 ml水溶液润滑剂(K-Y凝胶)混合制成凝胶,将凝胶直接涂于创面,4~8 h更换1次。也可采用氯化钙60 g、硫酸镁35 g、5%碳酸氢钠250 ml、生理盐水250 ml、庆大霉素8万u、1%利多卡因10 ml、地塞米松5 mg,配制而成,进行创面湿敷,每日1~2次,持续3天,以患者疼痛缓解为度。也可用10%葡萄糖酸钙沿创缘行封闭注射,注射时按0.5 ml/cm2局部注射,并由浅入深,注意无菌操作。指或趾端每天注射2~3次,不宜过频,以免注射后持续高压, 影响 局部血液循环。以上方法缓解疼痛效果显著。 2.4 监测血钙值,防止低血钙引起严重后果 严重的氢氟酸烧伤可引起氟离子全身性中毒,导致致命性低血钙。临床表现为手足抽搐、呕吐、腹泻、流涎、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为QT间期延长及多酶活力下降,引起低氧血症。我们在严密观察临床表现的同时,入院时和入院后应每日抽血查血钙值,并制定血钙值动态图,根据血钙值及时给予静脉补充10%葡萄糖酸钙,必要时急诊抽血再次复查血钙情况,防止低血钙引起严重后果[3]。 2.5 糖皮质激素的 应用 糖皮质激素可抑制蛋白水解酶及其辅酶的活力,并具有抗组胺的作用,从而减轻氢氟酸的进行性破坏作用。另外,糖皮质激素可通过增加膜稳定性,从而促进氢氟酸破坏的细胞和组织成分的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