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级氧化铝》审定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冶金级氧化铝》审定稿.doc

《冶金级氧化铝》审定稿 编 制 说 明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 二О一一年十月 编制说明 一、 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0武汉年会的安排,由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承担《冶金级氧化铝》标准的起草工作,由XXX、XXX、XXX单位参与起草。项目已经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关于印发2011年第二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2011]134号)”文件下达,项目编号:2011-0935T-YS。 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X、XXX、XXX。 2、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简况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是国内唯一的从事铝、镁轻金属研究的专业性机构,成立于1965年,一直致力于行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开发研究,包括大型预焙铝电解槽、皮江法炼镁、氧化铝的砂状化、选矿拜耳法等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拥有铝土矿处理、氧化铝工艺、铝用炭素和电解铝工艺、镁冶炼工艺、化学品氧化铝和轻金属材料工艺、轻金属检测等技术领域的研究实验室,具有完善的铝、镁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平台,包括TEM、SEM、EDS、XRD、XRF、IC等在内的大型仪器设备50余套,建有世界上最大的氧化铝中间试验厂和电解铝中间试验厂,以及铝土矿综合利用试验基地,同时依托郑州研究院设立了国家铝冶炼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轻金属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郑州研究院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79、ISO/TC129、ISO/TC226在 国内的主要技术支撑单位,在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承担了轻金属行业大部分分析检测方法标准的起草或修订工作,近今年来,作为负责起草单位,完成了《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等多个系列160项标准的起草或修订。 3、主要工作过程(征求意见过程,讨论会、预审会的情况)及主要工作内容 郑州研究院接受任务后立即成立标准编制小组,确定工作方案,于2011年2月开始发文征求意见,发出60余份调研信函或电子邮件,返回意见的企业26家,其中生产企业10家,使用企业16家,其中2家生产企业、8家使用企业的要求几乎一致,综合26家企业将意见合并为16家,反馈的情况汇总见表1。 根据调研的情况结合对12家氧化铝生产企业样品的检测和日常委托检测的结果及几年来抽查掌握的产品质量状况:2003年国内部分氧化铝样品的分析结果见表2、2008年国内部分氧化铝样品的分析结果见表3、2011年国内部分氧化铝样品的分析结果见表4、国外部分氧化铝样品的分析结果见表5,参照国际上对冶金级氧化铝的一般要求:国外代表性企业及国际组织,其冶金级氧化铝保证指标见表6,以及2010年4月徐州会议上讨论的情况,编制了《冶金级氧化铝》标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于2011年5月挂网征求意见,截止意见征求结束日,收到7家企业的27条意见,挂网征求意见的反馈及处理汇总见表6。同时2011年8月在郑州召开了8家氧化铝生产企业、16家电解铝企业参加的讨论会,会上提出了42条意见,通过认真和激烈的讨论,对会议的42条意见进行了处理,根据挂网返回的意见以及讨论会的情况,编制了《冶金级氧化铝》标准的预审稿。 2011年8月23日,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在河南省安阳市召开了《冶金级氧化铝》标准的预审会,经过与会代表的热烈讨论,形成会议纪要如下: (1)前言中的第3段删除,放在编制说明中。 (2)删除范围中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 (3)按照新要求修改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第1段,将所引用的GB/T6609中的各部分列出,把GB/T19097.1加上。 (4)将3.1“产品分类中的YAO-01、YAO-02、YAO-03”改为“YAO-1、YAO-2、YAO-3”。 (5)3.1中表1修改为:在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上加a、b上标;将比表面积一栏、-45μm含量放在物理性能前两列;注分表注和角注;将“考核指标”改为“判级指标”;将注3删除,改为“注1:需方对质量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并在合同中注明。”;注4改为“注2”,注1、注2改为“角注a”、“角注b”。 (6)将“3.5 其它要求”删除。 (7)将检测方法中的序号排列号,将最后一行“其它项目的检测按照GB/T6609中相关的方法进行”删除。 (8)将5.1.2中的“1个月”改为“30日”。 (9)将5.2 组批中“每批应由同一批号的产品组成,批重不限,一般不大于2000t。”改为“每批应由同一牌号的产品组成,批重不大于2000t。”。 (10)在5.3.1 仲裁取样下加上一行:“建议供需双方在合同中规定仲裁取样的方法,如果没有规定,按照以下方法进行。”。 (11)将5.3.2和5.3.3中的标题和内容分行。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