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早期复极-365心血管网
* Ito: 一过性外向K+离子流是早期复极最主要离子流 * 吡那地尔---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 Simultaneous recording of transmembrane action potentials from epicardial (Epi) and endocardial (Endo) regions and a transmural ECG in an isolated arterially perfused canine left ventricular wedge. A J wave in the transmural ECG is manifest due to the presence of an action potential notch in epicardium but not endocardium. Pinacidil (2 μM), an 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 opener, causes depression of the action potential dome in epicardium, resulting in ST segment elevation in the ECG resembling the 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 * 与正常动作电位相比,早复极心电图表现的心肌局部动作电位平台期明显缩短、电位降低,与相邻局部的心肌动作电位形成明显的复极电位差,这种电位变化可发生在心脏不同部位或不同层面,表现为不均质的复极缩短,复极离散度增大,增加到一定程度则可诱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早复极存在时,由于局部离子通道发生功能改变,使心外膜Ito电流相对增强,使动作电位2相初始和复极的平台期心外膜与心内膜之间形成显著的跨室壁电压梯度,这一电压梯度足够大时易形成2相折返,连续的2相折返诱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因此,早复极的心脏具备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基础,能否发生取决于Ito电流变化的强度和跨室壁复极离散度。 * Ito瞬间外向钾离子流 * 早期复极综合征是一种特发性心电图改变,以明显的J波和ST段弓背向下抬高为特征。在人们传统的观念中一直认为早期复极综合征属于良性的先天性心脏传导异常或生理性变异,无需特别的关注和处理。近年来,一些临床证据显示早期复极综合征并不总是良性的。 An ER pattern on the ECG was first described in 1936 by Shipley and Hallaran. They evaluated the four-lead electrocardiogram of two hundred healthy young men and women and described J deflection as slurring or notching of the terminal part of QRS complex and considered it as a normal variant . * 女性和白人虽然早期复极患病率低,但危险性高 * 最近,芬兰Tikkanen等的研究提出ERS心电图中J点后ST段抬高的形态有助于对ERS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价,即水平型/下斜型ST段抬高较上斜型ST段抬高者远期心律失常性死亡风险更高,该研究结论也被另一项来自特发性室颤人群资料的证实。 * 男性半夜猝死,当地认为是寡妇鬼在半夜取下走了年轻男性灵魂,许多男性穿着女人的衣服,试图避免寡妇鬼。 * ERP1型 ERP2型 ERP3型 解剖部位 左室前侧壁 左室下壁 左室和右室 J点抬高导联 V2-4,I II、III、avF 所有导联 心动过缓及钠通道阻滞剂对J波及ST影响 轻度增加或不变 轻度增加或不变 轻度增加或不变 性别 男性多见 男性多见 男性多见 室颤 罕见 有 有,电风暴 对奎尼丁反应 J点正常化 抑制室速/室颤 J点正常化 抑制室速/室颤 (资料少)J点正常化 抑制室速/室颤 对异丙的反应 J点正常化 抑制室速/室颤 J点正常化 抑制室速/室颤 资料有限 基因突变 CACN1C CACNB2B KCNJ8 CACNA1C CACNB2B CACNA1C 危险分型 2010年Antzelevitch和严干新教授首次在Heart Rhythm 上提出危险分型 具备下述特征的ER可能存在高危险性 (1)下壁导联J 波抬高>0.2 mV; (2)一过性J 波骤然增大; (3)早期复极图形出现在几乎全导联; (4)复极离散度增加; (4)室性心律失常(室早/室速)起源与早期复极部位相同; (5)有明显的心室晚电位; (6)心脏电生理检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输液泵使用 ppt新流程.ppt VIP
- 乐企数字开放平台用户指引(纳税人端).pptx
- 人工智能在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应用.pptx VIP
- 一部分aptitude test适用于四大各种测试带详细答案solutions.pdf VIP
- 2025年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笔试备考题库.docx VIP
- 一部分aptitude test适用于四大各种测试带详细答案questions.pdf VIP
-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pdf VIP
-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学历案(精心撰写).doc VIP
- 2022年超导材料行业专题研究 低温超导材料与高温超导材料产业分析.docx VIP
- 体例格式9: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2学习任务工作页.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