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渣工程特性的试验研究及施工中的应用.docxVIP

火山渣工程特性的试验研究及施工中的应用.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火山渣工程特性的试验研究及施工中的应用

火山渣工程特性的试验研究及施工中的应用宋辉中交一局海外公司AA高速路项目摘要:通过对火山渣力学指标和级配的分析,得出火山渣在具有透水性强、水稳定性好等一系列良好工程特性的同时还存在不易碾压密实、不易板结、压实后表面松散、抗冲刷能力弱等缺陷。为了利用其良好工程特性,消除不良工程特点的影响,提出两种解决方案:1.火山渣掺拌细粒土;2.合成密级配火山渣。通过对改善火山渣抗压强度、加州承载比、水稳定性、压实性能等力学指标的试验研究分析,得出两种方案各自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据此提出每种方案在施工过程成中的适用领域。通过在AA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应用和现场检测,检验了两种方案的施工可行性和实际效果。关键词:掺拌;级配;台背回填;底基层;路基回填前言火山渣资源在AA高速公路沿线分布广泛、资源丰富。本文以AA项目为依托,通过室内试验开展火山渣工程特性技术方案的研究,针对不同填筑部位的施工要求提出了火山渣掺拌细粒土、合成密级配火山渣两套技术方案对其进行改善,为改善火山渣的工程特性提供参考。天然火山渣的工程特性火山渣是一种火山喷发中经过高温燃烧喷出后冷却形成的矿渣状多孔轻质材料,粒径一般在0~40毫米。孔隙是由于泡沫破裂、气体逃逸而形成,气孔常为不规则状、圆形和长圆形,大小由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火山渣通常为黑色、黄色、红色和棕色。自然形态以粗粒状火山堆积形式存在,主要靠颗粒间的嵌挤作用形成不规则排列,开采较容易。2.1 天然火山渣的物理力学指标对K29+500火山渣参照《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进行了其基本工程性质试验,结果见下表:(击实试验采用干土法重型击实,天然干密度采用水袋法检测)表(1) K29+500料场火山渣的物理力学特性指标天然干密度天然含水率颗粒比重天然孔隙率压碎值磨耗值1.23g/cm314.8%2.532 g/cm345.9%40.7%42.4%坚固性最大干密度液限塑性指数自由膨胀率CBR(96%MDD)11.5%1.37g/cm335.6%6.5%-2%58.8%由表(1)可得出,天然火山渣具有以下工程特性:①天然干密度小、空隙率大②经过击实后的火山渣干密度有所增加,但仍有较大孔隙率③有一定的抗压碎能力、抗腐蚀性能和抗磨耗性能,具有轻质集料的一些良好工程性质④液限、塑性指数较低,无自由膨胀率,具有良好的透水性⑤CBR值较高,有较高的抗剪强度和水稳定性。天然火山渣的颗粒分析火山渣级配变化是火山渣击实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参照《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对其进行颗粒分析。(击实采用重型击实方法)表 (2) K29+500料场火山渣的颗粒分析样品描述通过下列筛孔的百分率%60.040.020.010.05.02.01.00.50.250.075天然火山284.969.037.227.124.69.72.730次击实387.071.442.132.029.613.34.950次击实989.374.146.635.833.216.06.898次击实492.979.555.744.741.621.69.3注:1、天然火山渣级配:不均匀系数Cu=16.35;曲率系数Cv=1.55=1~3;属于级配良好砾。2、30次击实后级配:不均匀系数Cu=22.55;曲率系数Cv=0.351~3;属于级配不良砾。3、50次击实后级配:不均匀系数Cu=26.35;曲率系数Cv=0.391~3;属于含细粒土砾。4、98次击实后级配:不均匀系数Cu=30.15;曲率系数Cv=0.571~3;属于砂类土-含细粒土砂。图(1)级配随击实功的变化曲线图(2)各筛孔变化幅度曲线由图(1/2)可得出:①天然火山渣主要是以粗颗粒分布为主,细颗粒少,属于级配良好砾。②随击实功的增大,整体变细,不均匀系数增加,曲率系数降低,由级配良好砾先是转变为级配不良砾,再转变为细粒土砾,最后转变为砂类土③击实后的火山渣0.5~2.0mm变化幅度最大,火山渣粒径变得比较均匀、单一,级配较差。改善火山渣工程特性技术方案的研究及分析根据库伦提出的抗剪强度公式:τ=c+σtgψ,可知土体的强度是由内摩阻力和粘聚力两部分所构成。内摩阻力的大小在材料强度、形状、表面粗糙度、压实度一定的情况下主要取决于材料的颗粒组成(级配),材料的级配越合理内摩阻力就越大。粘聚力与材料的细颗粒含量、塑性指数又有很强的关联性。由此可分析得出造成天然火山渣具有不良工程特性的原因:①细粒含量少、塑性指数低,导致火山渣颗粒之间粘结非常脆弱,在外力作用下,火山渣颗粒间容易产生滑动和位移,从而丧失承载能力②火山渣在压实过程中大颗粒逐渐被压碎变成次级颗粒,使天然良好级配变为不良级配。针对火山渣不良工程特性的内在原因,提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