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1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第1课时学案.doc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学习目标】
1.能简述纤维素酶的种类及作用,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这类微生物的应用。
掌握从土壤中分离某种特定微生物的操作技术。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课题背景分析
阅读课本27页基础知识部分第一、二段,回答下列问题:
1、纤维素在生物圈的分布状况?
纤维素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多糖类物质。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都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其中 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
2、纤维素酶的组成及作用?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 、 和 ,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 ,第三种酶将 分解成葡萄糖。
(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
阅读课本课本28页相关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通过颜色反应直接对微生物进行筛选
2、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方法的原理
刚果红是一种染料,它可以与纤维素形成 ,但并不和 、 发生这种反应。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为中心的 。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针对性练习1〗下列关于纤维素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三种 B、纤维素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
C、纤维素酶可用于去掉植物的细胞壁 D、葡萄糖苷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
三、实验操作
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本实验的流程与课题2中的实验流程有哪些异同?本实验流程与课题2的流程的区别如下。课题2是将土样制成的菌悬液直接涂布在以尿素为惟一氮源的选择性培养基上,直接分离得到菌落。本课题通过选择培养,使纤维素分解菌得到增殖后,再将菌液涂布在选择培养基上。其他步骤基本一致。
选择 的环境,如树林中多年落叶形成的腐殖土,多年积累的枯枝败叶等等。根据生物与环境的互相依存关系,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 的含量相对提高,因此从这种土壤中获得目的微生物的几率要高于普通环境。
〖旁栏思考题〗将滤纸埋在土壤中有什么作用?你认为滤纸应该埋进土壤多深?:将滤纸埋在土壤中能使,实际上是人工设置纤维素分解菌生存的适宜环境。一般应将纸埋于深约cm左右腐殖土壤中。
2.制备选择培养基:参照课本29页旁栏中的比例配置,回答下列问题:
①旁栏中的配方是液体培养基还是固体培养基?为什么?
是液体培养基,原因是配方中无凝固剂。
②这个培养基对微生物是否具有选择作用?如果具有,是如何进行选择的?
有选择作用,本配方中的碳源是纤维素,所以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可以大量繁殖。
③你能否设计一个对照实验,说明选择培养基的作用
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与之对照。
3、选择培养
将土样加入装有30ml选择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将锥形瓶固定在摇床上,在一定温度下震荡培养1~2天,直至培养液变浑浊。也可重复选择培养
〖旁栏思考题〗为什么选择培养能够“浓缩”所需的微生物?
提示:在选择培养的条件下,可以使那些能够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得到迅速繁殖,而那些不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的繁殖被抑制,因此可以起到“浓缩”的作用
(三)梯度稀释
按照课题1的稀释操作方法,将选择培养后的培养基进行等比稀释101~107倍。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四)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1.制备培养基:参照课本旁栏中的比例配制。
2.倒平板操作。
3.涂布平板:将稀释度为104~106的菌悬液各取0.1ml涂布到平板培养基上,30℃倒置培养,菌落周围会出现明显的透明圈。
4.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参照课本刚果红染色法,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一般即为分解纤维素的菌落。)
(五)刚果红染色法
方法一:先 ,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方法二:在 时就加入刚果红。
〖旁栏思考题〗这两种方法各有哪些优点与不足?
提示:方法一 缺点是操作烦琐,加入刚果红溶液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优点是这样显示出的颜色反应基本上是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
方法二 优点是操作简便,不存在菌落混杂问题。
缺点一是由于培养基中还含有淀粉类物质,可以使能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出现假阳性反应;缺点二有些微生物具有降解色素的能力,它们在长时间培养过程中会降解刚果红,形成明显的透明圈,与纤维素分解菌不易区分。
〖针对性练习2〗有关选择培养正确的叙述是( )
A、可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B、可以减少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C、所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作业.docx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细胞的衰老、凋亡和癌变作业.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细胞的衰老、死亡和癌变学案.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细胞的衰老与凋亡教案.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作业.docx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教案.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细胞的衰老和凋亡课件(18张).ppt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作业.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课件(21张).ppt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1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第1课时教案.docx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1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课件(23张).ppt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1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课件(29张).ppt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1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课件(47张).ppt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1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33张).ppt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1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1学案.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1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作业.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1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学案.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1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第1课时学案.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1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课件(17张).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