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活性焦法脱硫技术及经济分析
活性焦法脱硫技术及经济分析
1、工艺技术介绍
活性焦法烟气脱硫主要是通过烟气中的 SO2 等组分在活性焦上
吸附和催化氧化反应实现的。烟气经过吸附脱硫塔的活性焦床层时,
110 150 SO
在 ~ ℃的适宜条件下,烟气中的 2 与氧气及水蒸气在活性
焦上发生化学吸附,生成硫酸或水合硫酸,贮存在活焦的微孔内,这
样 SO2 被除去。在脱硫的同时可对重金属离子、类金属离子、粉尘、
二噁英和卤化氢等污染物有完全或一定协同脱除的作用。吸附饱和的
活性焦在重力的作用下移出吸附塔,经过物料输送系统输送到脱附再
350 400
生塔,经过预热段预热后,在加热段 ~ ℃的温度下解吸,活
性焦得到再生,浓 SO2 脱附气被导出,活性焦经过冷却段冷却后,
输送到吸附反应塔上部完成一个循环。
工艺原理:
活性焦法烟气脱硫可分为吸附和再生两个过程。
吸附过程:活性焦脱硫是发生在活性焦表面的吸附和催化氧化反
应。当烟气中有氧和水蒸气存在时,SO 首先吸附在活性炭材料上,
2
然后通过活性焦发达的比表面和丰富的孔结构进行扩散和传递至微
孔,被烟气中的O 氧化为SO ,SO 再和水蒸气反应生成稀硫酸并贮
2 3 3
存于活性焦微孔中,实现SO 的脱除。实际反应步骤应该分为两步,
2
即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SO (g) SO *
2 → 2
O (g) 2O*
2 →
H O(g) H O*
2 → 2
* * *
2SO +O →2SO
2 2 3
* * *
SO +H O H SO
3 2 → 2 4
前三步发生在催化剂表面上,主要是物理吸附,然后通过吸附在
SO O SO H O H SO
表面的 与 生反应,生成的 与 应生 ,所以后面
2 2 3 2 2 4
两步主要是化学吸附。化学吸附的总反应式如下:
2SO +2H O+O 2H SO
2 2 2→ 2 4
再生过程:活性焦再生是将SO2 吸收饱和的活性焦经加热后再生,
SO
可获得高 浓度的再生气,再生气通过制酸工序可制作商品硫酸等
2
副产品。
再生反应:2H SO +C 2SO +CO +2H O
2 4 2 2 2
活性焦法脱硫在应用过程中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活性焦磨损:化学再生和物理循环过程中活性焦会气化变脆;
破碎及磨损而粉化,并因微孔堵塞丧失活性。因此,活性焦的补充量
大,增加了系统总体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
2
()系统能耗大:活性焦的再生主要靠电/蒸汽加热高温再生方式,
再生过程能耗非常大。
3
()局限性强:系统脱硫反应温度要求高,不适合低温烟气的脱硫。
此外,活性焦的吸附容量有限,只用于含硫量较低的燃煤烟气处理。
4
()回收成本高:活性焦无选择性吸收特点,导致再生气含杂质比
较多,故增加了硫资源的回收成本。
2 工艺适用性
活性焦法属于市场应用较为成熟的脱硫技术,现从脱硫效率、工
艺稳定性、技术风险、三废排放四个方面进行简单介绍。
2.1脱硫效率
活性焦法属于干法脱硫技术。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活性焦的吸附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