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语言获得理论模仿说.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语言获得理论模仿说

模仿理论也称社会学习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儿童学习的语言,大部分是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和模仿,对儿童语言发展起重大作用的是社会语言的范型。如果没有这种社会语言范型,儿童就不可能获得词汇和语法结构。 (狼孩) 模仿说概况 模仿说是以行为主义为理论背景的后天环境决定论中的一派观点。 模仿说认为:儿童是通过对成人语言的模仿而学会语言的。成人的语言是刺激(S),儿童的模仿是反应(R)。 模仿说可分为早期的机械模仿说和后来的选择模仿说。 1.机械模仿说 机械模仿说是较早的行为主义理论,它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F. Allport)在1924年提出。 机械模仿说认为儿童掌握语言是在后天环境中通过学习获得语言习惯,语言习惯的形成,是一系列“刺激-反应”(Stimulus - Response,简称S-R)的结果,儿童的语言是其父母语言的翻版。(宝宝真棒!宝宝…) 2.选择性模仿说 近年来,不少研究者虽不赞成传统的机械临摹说,但并非根本否定模仿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的作用。他们认为主要在于语言模仿的性质应有正确理解。 代表人物:怀特赫斯特等,主张对传统的模仿概念加以改造,提出了“选择性模仿”的新概念。 基本观点:儿童学习语言并非是对成人语言的机械模仿,而是有选择性的。儿童能够把范文的句法结构应用于新的情境以表达新的内容,或将模仿到的结构重新组合成新的结构。 选择性模仿的特点 示范者的行为和模仿者的行为反应之间具有功能关系,即两者不仅在形式上,更重要的还在功能上相似。 选择性模仿是在正常的自然情境中发生的语言获得模式。 模仿说的不足 首先,它解释不了儿童语言发展的速度。如果儿童的语言是完全由模仿而获得的,那么,儿童在学会说话之前必须听过大量的句子并把它们像录音机一样地储存起来。有人计算过,一个儿童在能说出英语之前必须先听过1030个20个词的句子!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可见,儿童的全部语言不是逐字逐句模仿得来的。 其次,据研究,儿童模仿成人的语言,在28~35个月之间,接近10%,到了3岁时,下降到2%~3%,3岁以后模仿更少。可见,在儿童获得语法结构之前(4岁以前)模仿早已大大减少。儿童说出的句子要比他听过的更多,更重要的是儿童说出的句子中有许多并不见诸成人语法中的奇怪的句法结构,这种句子是无从模仿的。 总之,机械模仿说忽视了儿童在学习语言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显得较为偏颇 。 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儿童的讲话方式像“小大人”,这就是模仿的结果,但是儿童口中的有些语言也是无法从成人口中听到,显然不是模仿的结果 ,可见模仿并不是儿童获得语言的唯一模式。 * 儿童语言获得理论 --模仿说 小组成员:曹娇娇 乐琳琳 沈 文 刘学林 *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