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被迫“吃掉”健康…….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果被迫“吃掉”健康…….doc

如果被迫“吃掉”健康……   “美食”或成美好记忆      民以食为天,我们与食物的关系如此紧密。可是,含有过量的抗生素、添加剂、保鲜剂、防腐剂、色素的食物,可能正一口一口地“吃掉”我们的健康。   据调查,目前全国至少有200个城市被垃圾“围城”,历年堆存量60多亿吨,侵占约5亿多平方米地面。目前我国人均年产垃圾440公斤,高于人均粮食产量,预计到2010年垃圾总量将达1.2-1.4亿吨。在工业发达的城市,不难找到各种有害废弃物――药瓶、针筒、废电池、废金属、废纸、轮胎、塑料瓶等等,产生大量酸性和碱性污染物,溶解出重金属,形成污染物、重金属和病原微生物三位一体的污染源,并渗出浑浊的污水,甚至冒出臭气熏天的挥发性气体。随着灌溉的沟渠与河流,有毒废水可能会渗入地下水,流入农田,培育出看似鲜艳的水果、肥美的蔬菜,滋养着鱼类和牲畜……   有机农田里种植的蔬果真的“有机”吗?贴在包装上的绿色环保标志,又有几分可信度?   广东省地质勘查部门的调查证实,在珠江口周边约10000平方公里范围内,人为污染导致部分土壤中的多种有毒金属元素不同程度超标,其中又以汞污染范围较大,污染深度达40厘米。重金属污染已成为珠三角土壤的“隐形炸弹”。   不干不净,真的吃了没病?当消化道疾病、胃癌、肝癌高居前十大死因,免疫系统病例逐年快速增长时,各省市的食物安全事故层出不穷也就不足为奇了。阅读新闻,我们常要面对新一轮的恐惧,似乎都麻木了。   未来,“美食”也许将成为一种美好的记忆,我们的食谱或许会变得很滑稽:浓缩蛋白质3粒、脂肪2粒、碳水化合物2粒、纤维2粒、微量元素1粒、矿物质1粒、维生素8000国际单位……“菜单”还特别声明“生存所需,环保认证,绝无毒素。”      素食质量问题:含氮比例过高      除了环境污染,还有“人造毒食”,如“毛发水酱油”、“漂白剂粉丝”、“敌敌畏咸鱼”、“死牲畜肉肠”等。国人消耗量最大的猪肉常被检出瘦肉精、抗生素残留过量,更是大家心中的“痛”。   过量的抗生素残留,不仅引起过敏,严重的还会导致贫血或白血球过少,致命的威胁则是癌症。对人体健康伤害最大的,是在长期服用抗生素的动物体内培育出来的耐抗药性病菌。人类一旦感染这些细菌将很难治疗,未来将无药可医。事实上,牲畜长期滥用抗生素,间接造成国人的抗生素抗药性高居世界第一,很多感冒患者的抗生素用量超出外国患者1倍以上,令人惊悚。   蔬果呢?营养学家鼓励每天多吃蔬果,但吃素也是问题多多。蔬果农药残留是国人关切的老话题了,而素食加工品的质量也令人忧心,每年春节前后仅质检部门抽验的笋干、白木耳、金针菇等脱水蔬菜,就常验出过增白剂二氧化硫(容易诱发气喘),许多散装腌渍菜含过量防腐剂和漂白剂。   更值得注意是隐藏在化学肥料中的“氮”(硝酸盐、亚硝酸)。亚硝酸到达人的胃里,是致癌物。有农科院研究员撰文指出,我国部分地区每单位耕地面积的农药使用量是欧美的3―5倍,而使用化肥生产的蔬果,最高含氮比例高出有机蔬果三分之一以上。化肥中的硝酸盐容易使土壤进一步酸性化,而珠三角作为世界上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农田土壤的酸碱值已达到强酸程度,土壤的“生命力”也随之下降。一个研究员曾在污染地带放养300条蚯蚓,半年后只有100多条存活,预示着未来土地可能种不出任何农作物!    只求增产:小农经济的烙印      增产增收长期是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宗旨,怎样使有限的自然资源(土壤、水、空气)带来最高产量的收成,一直是农户追求的重要目标。   只求增产的后果,引起愈来愈多人的担忧。由世界银行、联合国发展计划署、联合国环保计划署合作撰写的《世界资源年报》指出,密集农业生产对地球资源、人体健康的伤害,长远来看将引起更严重的粮食危机。然而,世界60亿人口,全球粮食勉强够吃,如果全盘封杀农药,农作物将减产10―20%,逾6亿人口挨饿。在饥荒面前,“安全”呼声显得苍白无力。   国人早已解决了温饱,当然应向发达国家看齐,关注质量与安全的问题。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监控体系,的确比我们更严格、更科学、更高效,农产品生产、销售的流程高度集约化和标准化,责任归属明确,从农户、加工商、批发商、零售商到专卖店,每个环节监控到位,即使遭遇疯牛病这类严重的事件,也能将危害面控制在较小范围内,所以欧美很少爆发大面积的连环或交叉的中毒事故。   目前,我国种养业的小农经济烙印仍十分明显,千万家农户规模小而分散,人员文化程度低,对于“什么土壤种植什么蔬果?何时施肥?何时用药?农地是否过度酸化?是否需要休耕?某种重金属是否过量?”等问题,完全没有科学概念,不少菜农连简单的PH(酸碱度测试)试纸都不会使用,部分有机蔬果种植户喷农药是公开的秘密。散而乱的非企业化生产,令政府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