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少年英才 千古绝唱.doc
少年英才 千古绝唱
摘要:《滕王阁序》是一篇传世之作。文章内容丰富,语言简练,风格高雅;格式严谨,叙事生动;同时,使用了很多典故,借古喻今,读来琅琅上口。文章从多个角度反映了作者复杂的内心活动,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不但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理解,还要欣赏其写作的特色,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意境,同时要注重这篇文章的历史背景,了解作者的志向和坎坷人生,感受其怀才不遇的境遇。本文从多种角度对《滕王阁序》进行分析,感受王勃横溢的才华和滕王阁举世无双的美景。
关键词:滕王阁序;王勃;赏析;抒情;典故;
中图分类号:I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滕王阁位于赣江,它高高的耸立在江边,风景秀丽壮观,被称为是“江西第一楼”,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在公元676年重阳节,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路过此地,恰巧这里正举行盛宴,在宴会上,王勃写下了这篇举世闻名的《滕王阁序》。年仅十四岁的王勃才高八斗,站在高高的滕王阁上面,他饱含诗情的写出了一篇散文诗,在描述山川俊美的同时,把自己豪放不羁的情致和远大胸怀恰当的宣泄其中,形成了一副情景交融、景致优美的图画。
一登高望远---内容上描写壮美的风景
文章一开始就给人一种广阔的视角,让人感觉出笔不俗。他站在高高的阁楼之中,描述了旷远的山川,繁华的市井。“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首先介绍了洪州府的重要地理位置;描述楼台,“层台耸翠”清晰的描述了殿阁层层,气势的宏大。 “上出重霄”,展示了高阁的雄壮,直插云端。“飞阁流丹”,一个飞字,显示出台楼的形态恰似腾飞。“下临无地”,正说明滕王阁正好建造在江边上。这四句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把一副层次感很分明的图画展示在读者面前;“潦水尽而寒潭清”,一个“寒”字,突出了秋天的环境下,山川的清爽。“烟光凝而暮山紫”突出凝结的烟雾与远处的山形成的层次感觉;“云消雨霁”,写的是刚刚下过雨之后阳光明媚,给人心理上的开朗感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句已成为经典之笔,极具隽永的神韵,出神入化,让人心旷神怡。有人说,能写出这两句,就足以不朽。他引自梁元帝萧绎的“天与水兮相逼,山与云兮共色”,描述了一个十分悠远的意境,在地平线的尽头天与水融为一体,几只鸟飞翔在红霞之中,一动一静,和谐美妙,这不是一句诗,而是一副富有情调的景象!
在对景物的描写中,十四岁的王勃,通过动静结合,现实与思想相结合,山水和人物相融合,用一个大手笔,超越了思想的界限,把辽阔的景观画在一幅画上。通过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空间和历史相结合,在这幅画上自由发挥,浓墨重彩,透出百倍的优雅。对于广阔的景物描写生动,对于近处的景物描写细致,用变化的手法,艺术的表现了滕王阁和附近的景物。
二 直抒胸怀―意境上表达自己高远的志向
作者的思路“逸兴遄飞”先由极致的美景,转入一种悲伤的情绪之中,然后自我安慰,接着自我鼓励,细腻的手笔一波三折。在美景之中,“极娱游于暇日”,一种欢快的心情顿然升起,。但是在想到自己的父亲在遥远的地方被谪,自己又是一个怀才不遇的小小书生,人生坎坷,于是心情开始变得悲伤。“觉宇宙之无穷”,他开始感叹宇宙的渺茫,人生的短暂,以及自己没有能够成就一番功业的悲伤。“望长安于日下”,利用空间的距离来暗喻自己想进入朝廷为官,但是空怀一腔报国之志,无处发挥的状态。如今自己流落在外,自比屈原。同时又借助贾谊,表达自己没有合适机遇的现状。他又以李广等人作为参照,描述自己困顿的处境,表达一种消极的情绪。用典故来抒发牢骚和不满,既委婉又贴切,既典雅又含蓄,让人感觉通俗易懂,改变了以前骈体文晦涩难懂的通病。
但是作者并没有沉浸于这种感伤,也没有极力渲染消极处世的状态。“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作者接着就以一种达观的处世态度和坚强的意志把悲壮转化成昂扬,“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使得文章的格调一下子实现了质的飞跃,实现了升华。意境高远,让人回味。在文章中,作者不但自勉,同时也是对世人的一种警示:不要被困顿的现状打倒,也不要为年老和贫穷战胜,未来是美好的,正确的人生处事态度才是重要的。作者表达胸怀有理有据,以古为鉴,内容充实毫不空洞,这也正是文章的成功之处。
三 精心构思---形式上结构分明,用典贴切
(1)文章结构分明
一篇好的文章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独运。在前三段描写景物之后,作者笔锋陡转,开始描写宴会的气氛,赞赏文人的高雅风采和豪放的气质。“纤歌凝而白云遏”,诗人文人借酒性放声高歌,豪放之情尽显于外,歌声直冲云霄,白云都驻足倾听,这是一种作者想要的理想的生活状态,“四美具,二难并”,是对良辰美景、嘉宾换欢乐的一个总结描述;
从第五段,作者开始写世事艰难坎坷,写文人压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