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与汉族叙事长诗《五姑娘》对比阅读.docVIP

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与汉族叙事长诗《五姑娘》对比阅读.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与汉族叙事长诗《五姑娘》对比阅读.doc

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与汉族叙事长诗《五姑娘》对比阅读   【摘要】各个民族都有其充满特色的民族文化,它们的不同,成就了中华大家庭的多姿多彩,它们的相同又成为了各个兄弟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纽带。彝族的《阿诗玛》和汉族的《五姑娘》同为民间叙事长诗,它们之间存在着诸多的相同与不同之处,通过对两者的对比阅读,可以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不同民族人民的心理情态。   【关键词】民族叙事长诗;阿诗玛;五姑娘;民族文化瑰宝      祖国大家庭中的各个民族都有其灿烂的文明史,同时也有着享誉古今的千古绝唱。随着民族文化、民族艺术的不断升温,我们深深地为各民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的绚丽多彩而骄傲。在这种大的氛围中,人们也把比以往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民族文学,其中的民间叙事诗更是被加工成电影,电视剧,音乐剧等,进入了平常百姓家。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彝族的《阿诗玛》,汉族的《五姑娘》等。      一、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概述      彝族的著名叙事长诗《阿诗玛》是彝族――撒尼人的经典性传说,它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撒尼人聚居区。其作为叙事诗可讲述也可传唱。演唱的音乐曲调主要有喜调、出嫁调、绣花调、悲调、哭调、骂调等。传唱没有固定的场合,可在婚嫁、祭祀、葬仪、劳动、生活等多种不同场合中传唱、讲述。阿诗玛可以说是撒尼人聪明、勤劳、善良、美丽、勇敢、能歌能舞的化身。      二、汉族叙事长诗《五姑娘》概述      与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差不多相同时代的汉族叙事长诗《五姑娘》也同样大放光彩,《五姑娘》是典型的芦墟山歌,芦墟山歌源远流长,是吴歌中的一个重要支脉,芦墟山歌是植根在吴江市境内,以芦墟为中心,用芦墟方言演唱,以芦墟,莘塔,北厍,金家坝,黎里等地为主要流传区,并辐射周围乡镇及毗邻地带的一种民间歌谣和民间文化遗产。靠口授心传,代代相传,流传至今。《五姑娘》全诗长达2300行,诗句优美,情节感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贾芝的题词中就这么说道:“吴江水乡有宝藏,阿妹唱出《五姑娘》,芦墟山歌情意长,短歌长歌用船装。”已故民俗学家、文学史家赵景深先生也曾经题诗赞誉道:吴侬珠语传渔乡,村叟留歌韵味长;莫道汉家无巨著,悠悠一曲《五姑娘》!      三、《阿诗玛》与《五姑娘》对比阅读      (一)同样是民间叙事长诗,这两部作品却体现出了各自不同的民族特色。   1、彝族长诗《阿诗玛》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带有比较明显的神话色彩,奇闻异事,天上地下,常有出现。这表明这一时期的彝族叙事诗从情节设置,表现手法到思维方式,都还较多地受到传统神话和史诗的影响。而发生在清代成丰年间的五姑娘与徐阿天的爱情悲剧是一桩真人真事,这幕悲剧,引起了人们对封建不合理婚姻制度的愤恨以及对五姑娘、徐阿天的同情,所以,到处传唱,形成了长篇叙事吴歌《五姑娘》。因此《五姑娘》基本上已不再受神话史诗等的影响,突出反映社会生活,具有一定得记实性。   2、在情节方面,《阿诗玛》叙事长诗情节简单,虽是一部叙事诗,故事情节却并不复杂,而撒尼人借助它发挥了自己的情感,用了一千五六百行诗句才唱完它。他们在叙述一个故事,实际上在对他们的英雄人物进行歌颂,爱憎分明,情感强烈。而汉族长诗《五姑娘》则情节曲折跌宕,世态人情毕现,长诗塑造了忠于爱情的五姑娘、舍己救人的四姑娘、朴实忠厚的徐阿天、阴险狠毒的嫂嫂和懦弱无能的兄长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3、在音乐曲调方面,《阿诗玛》主要有喜调,出嫁调,绣花调,悲调,哭调,骂调等。喜调以欢快、热烈的旋律表现欢乐的场面。绣花调则用缓慢、抒情自由、音调悠长的曲调表现阿诗玛不同场景的内心真实情感。撒尼人的女子都会唱《阿诗玛》中的绣花调,女青年出嫁时大多会唱出嫁调。   4、在修辞手法方面,《阿诗玛》用五言句传唱,其中使用了伏笔、夸张、讽刺等手法和谐音、顶针、拈连、比喻等技巧,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而通俗易懂的芦墟山歌《五姑娘》则在文学上采用了比喻、排比、夸张、反复、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   5、从反映的民族风俗风貌来看,《阿诗玛》展现了撒尼人一幅幅富有生趣的生活画面,民俗画面,节日画面,劳动场景,多姿多彩的舞蹈,优美动听的音乐……涉及了彝族的民俗,宗教,诗学,地理,生态等众多学科,是研究彝族文化的百科全书。而《五姑娘》所反映的是苏州的民间风俗习惯,包括有古建筑的本色,旧式婚礼场景,千姿百态的戏文,时令鲜花名目,各种各样菜谱以及水乡劳作细节等等。   (二)在展示不同民族特色的同时,这两部作品又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因此就必然的具有了一些共同的特点,这些特点表现为:   1、这两部作品都是长篇叙事诗,是经过各族人民千锤百炼而形成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因此都被多次改编为电影,电视剧,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