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加油站新员工安全讲训
2015年新员工岗前培训(二)
一、油品基础知识
1.石油的组成及物化特性
1.1石油的元素组成:石油主要由碳(C)、氢(H)、硫(S)、氧(O)、氮(N)五种元素组成。
1.2石油的烃类组成:从石油的元素构成看,碳和氢是石油的主要组成部分,因而石油中的化合物主要也是碳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即碳氢化合物,又简称烃。石油中的烃按结构不同,大体可分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和不饱和烃等。
2. 石油火灾特点:
1)燃烧速度快;
2)火焰温度高;
3)易发生爆炸,火势极易蔓延;
4)含有水分的油品还易发生突沸,不利于扑救火灾;
5)石油火灾燃烧猛烈阶段,扑救比较困难。
3. 1车用汽油:
什么样的车使用什么牌号的汽油,主要取决于发动机的压缩比。压缩比是发动机气缸的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值。压缩比越大,对辛烷值的要求越高。
燃烧性:易燃
建规火险分级:甲
危险性类别:第3.1类, 低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3.2车用乙醇汽油
1) 车用乙醇汽油的专业定义:在不添加含氧化合物的液体烃中加入一定量变性燃料乙醇后用作点燃式内燃机的燃料,变性燃料乙醇加入量为10%,简称为E10。
2) 燃料乙醇是未加变性剂、可作为燃料用的无水乙醇(无水酒精)
3.3 按辛烷值划分牌号,目前合肥加油站有E10(90#)、E10(93#)、E10(97#)
3)质量要求:良好的蒸发性;足够的抗爆性;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有较好的抗腐性。
4.柴油(英文名:Diesel oil;Diesel fuel)
4.1柴油分为轻柴油和重柴油两种。
4.2对轻柴油的质量要求是:燃烧性好、蒸发性好、有合适的粘度、含硫量小、稳定性好;重柴油的质量要求则是要有适宜的粘度和含硫量小。
柴油的牌号是以凝点划分的
4.4冷凝点;在规定条件下,20毫升试样开始不能通过过滤器时的最高温度,称为油品的冷凝点。
4.5 柴油牌号有:-35#、-20#、-10#、0#、5#
4.6柴油闪点是:60- 120℃
4.7柴油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稍有粘性的棕色液体。
主要用途:用作柴油机的燃料。
熔点(℃): -18 相对密度(水=1): 0.87-0.9
沸点(℃): 282-338 相对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溶解性:
5. 油品火灾危险特性
5.1易燃性;
5.2易爆性;
易蒸发;
5.5易受热膨胀性;
二、防火防爆基础知识
1. 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2)助燃物;(3)点火源。
2. 火灾的分类
2.1火灾定义: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国家标准《火灾分类》(GB/T4968-85)根据物质燃烧特性(因此电气火灾不作单独类型列入该标准)将火灾分为四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铀、铝镁合金火灾 等。
3 常见的火源种类
在生产中,引起火灾爆炸的点火源有以下8种:(1) 明火 ;(2) 高热物及高温表面;(3) 电火花;(4) 静电、雷电;(5) 摩擦与撞击; (6) 易燃物自行发热;(7) 绝热压缩;(8) 化学反应热及光线和射线。
4. 防火技术措施的基本原则
控制着火源
控制可燃物
控制助燃物
防止形成新的燃烧条件,避免火灾事故的扩大
一切防火技术措施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防止燃烧基本条件的产生;二是避免燃烧基本条件的相互作用。
5. 闪点
易燃、可燃液体(包括具有升华性的可燃固体)表面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体,当火源接近时会产生瞬间燃烧但又立即熄灭,这种现象称为闪燃。引起闪燃的最低温度称闪点。
6. 爆炸极限
6.1 定义: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并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就会燃烧或爆炸。这个遇火源能够发生燃烧或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爆炸极限通常用可燃气体(粉尘)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比(V%)表示。
6.2爆炸上限:易燃物质在空气中能够引起爆炸的最大浓度,称为爆炸上限。
6.3 爆炸下限:易燃物质在空气中能够引起爆炸的最小浓度,称为爆炸下限。
7. 灭火
灭火的原理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因缺少条件而终止。
常见的灭火方法按照灭火原理通常可归纳为四类,即:冷却法、窒息法、隔离法和抑制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制定基准成本计算作业的流程.doc
- 制度建设和效能提升年活动目标任务分解(表一).doc
- 制图基础理论第1章.doc
- 制药工厂压缩空气system的设计.doc
- 制药工艺基本简介.doc
- 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申请流程.doc
- 制造业和服务业生产的区别.docx
- 制造工程项目的管理程序.doc
- 制造部提高生产效率改善方案.doc
- 券商资管必须进入非标领域.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