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理学45135
绪论
药物剂型(剂型):药物的原料一般均不能直接用于动物疾病的治疗或预防,必须进行加工,制成安全、稳定和便于应用的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粉剂、片剂、注射剂等。
制剂:剂型中任何一个具体品种称为制剂。
FDA:食品药品管理局(美国)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OTC:非处方药
第一章
机体在药物作用下,表现为兴奋(使机体器官、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增强)和抑制(生理、生化功能减弱)。
药物作用于病原体,通过杀灭或驱除入侵的微生物或寄生虫(抑制),使机体的生理、生化功能免受损害或恢复平衡而呈现其药理作用。
局部作用:药物在吸入血液以前在用药局部产生的作用,称作局部作用。
吸收作用:药物经吸收进入全身循环后分布到作用部位产生的作用,称为吸收作用,又称全身作用。
直接作用(又称原发作用):药物与器官组织直接接触后所产生的效应称为直接作用由药物的某一作用而引起的另一作用,常常通过神经反射或体液调节引起/ ED50 安全指数=LD5 / ED95
安全范围:最小有效量与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距离。表示药物安全性的参数越大越安全。
受体特性:(1)饱和性(2)特异性(3)可逆性
药物在体内都是进行跨膜运输。
被动运输:95%以上的药物都是被动运输。扩散速率主要决定于膜两侧的浓度梯度和药物的脂溶性,浓度越高、脂溶性越强,扩散越快。只用非解离型并具有脂溶性的药物才能过膜。酸性药物在碱性较高的体液中有较高的浓度,碱性药物则在酸性较强的体液中有较高的浓度。
药物在体内过程: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除了静脉注射)
吸收: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首过效应:内服药物从胃肠道吸收经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脏,在肝药酶、胃肠道酶和微生物的联合作用下进行首次代谢,使进入全身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称为首过效应,又称“首过消除”。
分布:是指药物从全身循环转运到各器官、组织的过程。
与血浆蛋白结合:血浆蛋白 + 游离态药物(有药理活性) = 结合态药物(无药理活性)
上述过程为可逆的
解离型药物和非解离型药物都有药理活性, 只是脂溶性不同,解离型是水溶性,非解离型为脂溶性。
生物转化:药物在体内经化学变化生成代谢产物的过程称为生物转化。
药酶: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是在各种酶的催化作用下完成的,参与生物转化的酶主要是肝脏微粒体药物代谢酶系,简称药酶,包括催化氧化、还原、水解、结合反应的酶系。
药酶的诱导和抑制:有些药物能兴奋肝微粒体酶系,促进其合成增加或活性增强,称为酶的诱导;某些药物可使药酶的合成减少或酶的活性降低,称为酶的抑制剂。酶的诱导和抑制均可影响药物代谢的速率,使药物的效应减弱或增强。
排泄:是指药物的代谢产物或原形通过各种途径从体内排除的过程。
肝肠循环:从胆汁排泄进入小肠的药物中,某些具有脂溶性的药物(如四环素)可被直接重吸收,另一些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物则可被肠道微生物的β-葡糖苷酸酶所水解并释放出原形药物,然后被重吸收,这就是众所周知的肝肠循环。
血药浓度一般指血浆中的药物浓度。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是一种连续变化的动态过程,在药动学研究中,给药后不同时间采集血样,测定其药物浓度,常以时间做横坐标,以血药浓度作为纵坐标,绘出曲线为药时曲线。
一般把非静注给药分为3个时期:潜伏期、持续期、残留期
药动学主要参数:1、消除半衰期,半衰期是指体内药物浓度或药量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2、药时曲线下的面积AUC,AUC;理论上是时间从t0~t∞的药时曲线下的
面积,反应到达全身循环的药物总量。
3、表观分布容积Vd,是指药物在体美的分布达到动态平衡时,药物总量
按血浆药物浓度分布所需的总容积。
4、体清除率,简称清除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机体通过各种消除过程(包
括生物转化与排泄)消除药物的血浆容积。
5、峰浓度与峰时
6、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以某种剂型的制剂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全身循
环的速率和程度。
药物方面的因素:剂量、剂型、给药方案、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
配伍禁忌:药物在体外配伍直接发生物理性或化学性的相互作用而影响药物疗效或毒性反应,称为配伍禁忌。
药效学的相互作用:协同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大于单药效应的代数和。
相加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等于它们分别作用的代数和。
拮抗作用: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求职陷阱教学课件.pptx VIP
- 叙事护理案例分享演讲课件-.pptx VIP
- 《播音主持创作基础》对象感.ppt
- 审计学(第11版)秦荣生习题答案.pdf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章节测验试题(答案).pdf
-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幼儿园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2800字.docx VIP
- 统编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解读与集体备课.pptx VIP
- 组织行为学(第二版)第四章价值观念.pptx
- CAM软件:Siemens NX CAM二次开发_(4).UGOpenGRIP脚本编程技术.docx
- 口腔正畸主治医师资格考试(代码357)题库(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