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洞地区涵盖村寨初探.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洞地区涵盖村寨初探

“八洞”地区涵盖村寨初探 从江县侗字研究会 张子刚 侗族地区在历史上有以数字指代地区(或片区)的情况。如六洞、八洞、九洞、千三六百、二千九之类。除八洞之外,其他几处范围都比较明确。 “洞”,有时写作“硐”或“董”。“洞”有两个意思,一是封建王朝在侗族社会中所设立的组织,叫作溪洞或洞,它是介于县、土司和村寨之间的基层行政组织;另一个意思是侗族村寨联盟,名曰“款”或“董”。侗族村寨联盟和基层组织有的是相互重叠和涵盖,如“六洞”就是如此;有的又不是这样,因而要弄清这一问题,非常棘手。有的研究者认为它不属于县志、府志和省志的记载范围,所以方志没有记述。这也不尽然,笔者从清光绪《黎平府志》中得知,该府志记述的村寨名称已涵盖到辖区内所有的寨子。今属从江县地的村村寨寨都记得清清楚楚(其他地方也是一样)。其中,潭溪正副司属53寨,从江现有11寨;西山有22寨;经历司分管曹滴司91寨,从江有15寨;下江厅属东路14寨,南路74寨,东路54寨,北路8寨,以上四路共150寨;永从县属南路99寨,今从江有48寨;丙妹分县分驻11寨。为什么唯有“洞”没有加以记述?我想这个问题可能比较复杂,而且是早期的基层行政组织,至少在元代或元以前就已经存在了。一时难以弄清,故修志时作忽略不记。 侗族学者经过多年研究,对“六洞”、“九洞”、“二千九”和“千七”的地区范围已经大体弄清楚了,而对“八洞”地区还没有论及到。民间口传所提供的资料又相去甚远,可以说是各说一词。“八洞”究竟包括哪些村寨,笔者最近理了一下,总觉得象乱麻一团,越理越乱。 往洞石贵昌先生说: “一洞:归湖南通道 二洞:归湖南铜了 三洞:巴县(侗语) 四洞:三江故疑 五洞:苗寨便 六洞:乐乡贯洞 七洞:寨号宁约 八洞:黎平洪州 九洞:平友至平楼牛堂 十洞:三宝,车江” 高增吴仁和先生说的是: “一东 瓦烟寨东拉孖沐 落寨主:龙宝、格付 二东 顺具化孖大年 落寨主: 传金、万吉 三东 万八寨详兰关公 落寨主:万金、格虽 四东 孖南水口都柳江谢梅岑地 落寨主:袜武、金或、金灿 五东 留王平警我快街府 六东 龙图贯洞晒朗庆云牢胖洛香牢团 落寨主:安灿、金果 七东 灿老三龙顺东坐平 落寨主:艮应、艮爻 八东 入神岑胖尚拉 落寨主:传龙、金扣 九东 敌往平楼顺通我架 落寨主:万宝、顺坑 十东 古州三宝娥寨下八矿 落寨主:万板、地亲” 2013年7月12日,笔者再次拜访了国家级民族民间优秀文化传承人吴仁和先生。吴先生向笔者提供了以上各“东”的村寨名称及落寨寨主的先人名单,他是从洞款的角度说的。名单包括一“东”至十“东”(因系汉字记音,“洞”与“东”、“董”,都是一个意思——笔者注)。其中“八东”有“入神、岑胖、尚拉;落寨主:传龙、金扣”。吴先生说,入神、岑胖和尚拉都是古地名,不知道怎样翻译。石贵昌同志说“八洞”在黎平洪州。 石贵昌提供的资料与吴仁和提供的相互比较后,觉得六洞、九洞和十洞基本吻合;八洞又与《侗族概况(二)》说的“潭溪、地青一带统称为八洞”也基本吻合。 “八洞”称谓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过。 一是光绪 十年(1884)十二月十九日立的平友《永沾禁止》碑,是时任黎平知府俞鸿逵所发的文告。碑文称:“兹据八硐各寨乡正滚故进等禀称,缘承平之时,因汉奸剥蚀,夷民山穷水尽,故阖属苗民莫可聊生,因而叛乱。”光绪十七年(1891)九月初四开泰县正堂赵发给八硐苗民吴故相、滚故懦的示谕中,除了明确“右给八硐苗民”外,还提到“惟查该苗民贫苦者居其大半,亟□□宽抚恤”。 1999年3月版《从江县志》和《从江县民族志》苗族篇(油印稿)均载有王故烈(1840-1919)的传略。其中称王被推为八洞款首,后与九洞联款,又被推为“新八洞”款首。民国初年他曾率“忠义款”兵行军二百余里增援六洞、“四脚牛”(黎平南部侗款),阻击入犯的广西梁月初、张三嫂部。后又配合驻古州之黔军游击大队长吴传声部,在平江再次击溃梁部,并将其驱逐出境。现从江县文物局收藏有王故烈遗物“忠义款护勇”马甲一件,可权作其任款首物证。《黎平府志·秩官表》载:乾隆四年(1739)府属潭溪吏目移驻下江。吏目为余庭训,其任期是乾隆四年至七年。这与品味桂林网转载佚名的《侗族概况(二)》提到“元代侗族地区被称为九溪十八洞,贵州黎平县地称为五开硐,直到现在,黎平、从江两县交界的肇兴、龙图地区仍被称为六洞;黎平县岩洞、增冲一带称为九洞,潭溪、地青一带统称为八洞”基本吻合。 还有巨洞侗人自称巨洞侗歌为“八洞侗歌”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