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公公潘天寿:做人就得老老实实.docVIP

我的公公潘天寿:做人就得老老实实.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的公公潘天寿:做人就得老老实实.doc

我的公公潘天寿:做人就得老老实实   1964年秋,我一举考上了浙江美术学院附中(现为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当时该校只在上海地区招收10名学生。开学不久,班里同去的一名上海女孩就偷偷告诉我,同班的潘公凯是美术学院院长的儿子。   “不可能,你肯定弄错了。”我立马摇头否定,潘公凯穿的衣服不仅打了补丁,而且休息日也不回家,吃住都在学校。渐渐的,“朴实、低调、对同学很有爱心”的潘公凯俘获了我的芳心。   作画既要老实又不能老实   潘公凯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面有三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他出生时,父亲潘天寿已经年过半百。潘家的五个孩子中,只有潘公凯真正投身于艺术,成了父亲的衣钵传人。起初,我以为潘天寿老来得子,肯定很偏爱这个幼子,所以才让他继承了自己的事业,然而,潘公凯却告诉我另一个真相:   潘家的孩子都对自然科学、建筑学等理工科知识特别感兴趣,潘公凯读初中时,就能独立组装一台复杂的万用电表,几个孩子还喜欢在一起叽叽喳喳地捣鼓飞机模型、航空模型等小东西,潘天寿知道后,也不说话,只是微笑着看着孩子们举着手中做好的模型,偶尔还会摸着孩子们的脑袋,点点头表示赞赏。也许是父亲这种无声的鼓励,让几个孩子越发对数理化知识感兴趣。   那时潘公凯在杭州第四中学读初中,无意中参加了学校的一个绘画兴趣小组,从没有拿过画笔的他竟然每次画得都很不错,让教课的美术老师感到喜出望外,觉得他是一棵学绘画的好苗子,于是瞒着他自己掏了5毛钱的报名费给他报了浙江美术学院附中。   潘天寿对儿子说:“学不学美术,全凭你自己的兴趣。任何人的成长都应该有自己的空间,要根据兴趣爱好去选取走未来的路。你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如果你想去学美术,我挺高兴的,我所有的书你都用得着,你都可以拿去看。但有一点我想告诉你,做人必须老老实实,作画既要老实又不能老实。”看到儿子疑惑的神情,潘天寿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说:“作画要老实,是要功底扎实,不能投机取巧,到处去复制别人的技法和语言;作画又不能老实,要有自己的见解,否则就没有艺术性,就像大土豆生出的小土豆,毫无个性可言。”   父亲的“老实”理论,让潘公凯有了学画画的想法。本来以为走上了父亲曾经走过的路,会得到父亲的些许指点,可潘天寿除了提供书给儿子看之外,一笔一画都没有教过潘公凯,也不让他临习自己的画,只让他跟着学校的教学进度走,自己去揣摩与练习。偶尔看到父亲回来,潘公凯会小心翼翼拿着自己的画请父亲给予指导,然而每次父亲都??说同样的一句话:“画得不错,继续努力。”次数多了,潘公凯也不再问了,因为父亲已经教会他“自信”,而他要做的就是老老实实地练习作画。   唯一一次不守信用   1969年秋,我和潘公凯从附中毕业,我被分配到温州地区的乐清县在乐清花边厂从事台布、床单等出口用品的设计工作,潘公凯因为家庭原因被分配到温州地区更为艰苦的文成县,在县文化馆从事宣传工作。两个人一年只有十几天的探亲假,便约好时间相聚,我总是第一站先去看望潘天寿。有一次,得知卧病在床的潘天寿患有严重血尿,我听工友说民间利尿的方法就是吃西瓜,我便从温州乐清托人买了一个十几斤重的大西瓜,坐火车带到杭州潘家,潘天寿知道后,神情顿时似孩子般开心,对夫人说:“这是我生平吃过最甜的西瓜。”   1971年9月5日天亮前,潘天寿长辞人世,为了能让婆婆安心,我和潘公凯于1972年在温州文成县领取了结婚证,回杭州办了桌酒席,就又赶回温州各忙各的工作了。   婚后,我每次回家,都要陪着婆婆唠家常,婆婆总是说起公公。她告诉我,唯一一次和公公生气是因为公公不守信用。听完婆婆的话,我顿时瞪大了眼睛,在记忆中,公公是个老实人,怎会不守信用?原来,公公平时不是作画就是在学院搞教学,非常繁忙,但是家里经常有很多人来拜访,有朋友、新闻媒体记者、求画者等,这些人又不能不接待,公公私下里向婆婆抱怨,他没有时间安心作画。婆婆很心疼公公,便出了一个主意,说要是报社媒体之类的人来做采访就说他不在。公公觉得这个主意很好,大加赞赏,两人便达成一致。   有一天,公公在家作画,有好几个报社的记者来采访他,婆婆便站出来一本正经地说:“潘院长不在家,他可能要过几天才能回来。”几名记者听后,也不好多逗留,正准备往门外走,恰巧这时,有几名学生进来找公公,婆婆把刚才的托辞又说了一遍,学生正要离开,书房的门开了,公公大喊道:“我在家,你们几个有什么事?”一屋子人全愣了,正要离开的记者和学生看了看公公,又看了看婆婆,婆婆的脸瞬间红了,巴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这不是明摆着骗人嘛!   后来,大家都走了,就剩下公公婆婆两人,婆婆生气了,数落公公:“你这人怎么这样?说好的事情,你又反悔,你这不是害我嘛。”公公哈哈大笑说:“我在里面听到学生的声音,我坐不住啊!我一着急就冲了出来,怕他们有学习上的事找我,耽误不得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