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有天津八大家 只余茶庄正兴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旧有天津八大家 只余茶庄正兴德.doc

旧有天津八大家 只余茶庄正兴德   初到天津的那个清晨,出租车领着我缓缓穿过天津的街区,暖暖的阳光掉在了这个有点萧瑟的城市,掉在了那些断瓦残墙之上,突然给了我一种沧海桑田的感觉。   下车后,漫步来到东马路,见到了偏于一隅的正兴德茶庄。始建于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的正兴德原是天津有名的“百年老店”,它以“绿竹”形象傲世至今已两百多年,在它面前,似乎有一种淡淡的茶香从过去飘了过来,让人一再凝思那些遥远的岁月。      天津八大家之一      说到正兴德的发家史,我们不能不提到天津的“八大家”。   从咸丰初年开始。韩、高、石、刘、穆.黄、杨、张八大家族成为天津公认的“八大家”,在各大家族姓氏之前,人们习惯地冠以堂名字号或居住地点,即:“天成号韩家”、“益德裕高家”、“杨柳青石家”、“土城刘家”、“正兴德穆家”、“振德黄家”、“长源杨家”、“益照临张家”。“正兴德”就是“八大家”中最有名的穆家创立的,在穆家的所有产业中,迄今为止唯一没有衰落的也只剩正兴德茶庄一个字号。   穆家先祖穆重和。原籍浙江钱塘县,早在明朝永乐年间,随燕王朱棣北上,驻兵津乡一小村落。后在此落户,称穆家庄。把穆家庄迁到天津城的始祖名为穆兴永,原是走街串巷、贩卖米面的小贩,常与天津县城西北角小伙巷常姓小面铺有业务联系,常家见他为人忠实勤劳,便留他在铺子里当伙计。相处日久,常家老夫妇便把独生女儿嫁给了穆兴永。   穆兴永虽然目不识丁,但是苦心钻研粮行业务,终于掌握了一套生意经,渐渐壮大起来。在天津粮行里很有名气。穆兴永所生的四个儿子文杰、文俊、文英、文伟均在米面铺里干活。所有采购、运输、加工等工作,都由四兄弟亲自办理,从不假手他人。他们懂得捉住粮食歉收的时机大量进货,囤货居奇,获利颇丰。此后,穆家的生意便从“盛兴号”米铺扩展到“正兴号”钱铺、“长兴染坊”、“正兴德”茶叶店、“大兴号”洋货铺,还在小伙巷、针市街、竹竿巷、估衣街等处购置了铺面、房产40多处。尽管业绩斐然,但穆家的产业最终还是因为外国资本的进入而备受冲击,直至衰落,唯一例外的就是“正兴德”茶庄。      独创“绿竹”商标      “正兴德”茶庄原名正兴茶铺,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茶铺重修扩建,并更名为“正兴德”茶庄。最初,正兴德只在天津就地购买两湖所产的素茶和安徽六安大叶,然后在门市出售。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和资金的不断积累,他们改派人到河南周口寨购买六安茶和大香片,然后运回天津出售。   随着茶叶销量的逐年提高,正兴德制定了“大量生产、新法制造、直接采购、直接推销”的办法,不仅先后在北京、保定、沧县、泊镇设立了分店,还进一步在周口寨开设了窖制厂,自行窖制花茶出售。其后,又在福州设厂,并逐步发展到杭州、黄山、六安等著名茶叶产地,就地收购,就地加工,然后运到天津及所属分店、代销点出售。为了防止假冒,正兴德还为自己的产品制定了“绿竹”商标,图案上除绿竹外,还绘制有行云和流水,以象征不屈不挠并祝愿所产茶叶万古常青。   在销售上,正兴德以“货高秤足、薄利广销、包装坚固、装潢美观”来吸引顾客。根据销售对象不同,正兴德把茶叶分为高利、一般和薄利多销三大类。对于只有绅商富户才能喝得起的红茶、龙井、普洱、乌龙等高档茶叶,他们采取高利策略,利润在一倍左右;对于富裕人家饮用,每斤售价在4.8元以上的茶叶,利润为50%;对于斤价在312元以下的茶叶,计利为30%;1元以下的,计利为20%;对于大众喜欢购买,价格在0.9元以下的茶叶,利润只有10%。      亏损十万拼掉对手      正兴德的成功,为经营者带来大把的利润,也招来了大批的竞争对手。加之当时天津工商业繁荣,人口增加。茶叶需求量扩大,经营茶庄的人愈发增多,著名的有卞家经营的元兴茶庄、孟家开设的泉祥茶庄等。   为了战胜同行,正兴德和他们展开了激烈的较量。每年用于电台和报纸的广告费都在一万银元以上,年终还要向有关单位赠送日历几万份。此外,正兴德还与同业开展过“拼价”竞争。如天津乾祥厚茶庄,为军阀王占元开设,资金雄厚。为了和正兴德比高低,它开业之时买了一些正兴德的茶叶作样品,然后照样配制。正兴德发现后,暗自将茶叶质量提高了一些,但价格不变。后者知道后再仿照,正兴德就再提高。如此反复过后,乾祥厚的经营者一怒之下,把每斤成本为1.2元一斤的茶叶,降低到0.92元一斤出售。但正兴德也毫不示弱,相应降价奉陪。因为正兴德是直接从产地进货,产品成本低,质量好,加之又善于进行广告宣传,一年后,正兴德虽付出了当年亏损十万银元的代价,但对手乾祥厚却也因此而销声匿迹。关门了事。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正兴德凭借过硬的茶叶品质生存了下来,并得到迅速的发展。1926年,正兴德挤进天津最繁华的地段,在当时的法租界梨栈大街(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