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并发症分析.doc
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并发症分析
作者:叶树强,李万逸,冼小立,彭建,邓春雷,蔡永茂,区钰强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并发症;病例报告
自2003年11 月—2006年12月, 总结 我科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发生各种并发症共10例次,发生率为8.9%。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12例,男76例,女36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18岁,平均48岁;病程最长20年,最短3h。单节段手术98例,双节段手术14例。采用开窗法63例,半椎板切除法43例,全椎板切除法6例。术后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18个月,平均5个月。
2 并发症分析
2.1 症状无好转 本组2例,其中开窗法1例,半椎板切除法1例,术后症状无明显好转。原因是术中仅单纯摘除突出的髓核,未做侧隐窝探查、减压,或病证本身合并有椎管狭窄而未做处理。术后经中药调理、物理 治疗 、腰背肌功能锻炼等治愈。
2.2 症状复发 本组5例,其中开窗法3例,半椎板切除法1例,全椎板切除法1例,症状复发于术后2周~3个月。复发原因:2例是术中操作不顺,髓核摘除不干净,椎管或侧隐窝减压不充分所致;3例是过早起床下地活动所致。其中开窗法1例于术后3周需再手术治愈,其余4例经辨证内服中药及理疗、功能锻炼等治愈。
2.3 椎间隙感染 症状主要表现为伤口深部痛、活动痛。本组1例,为半椎板切除法病例。原因是术中操作不当,椎板咬除范围过大,伤及椎间小关节,造成椎间盘不稳,加上术后过早下地,造成伤口深部二次损伤所致。经合理应用抗生素、中药调理、物理治疗、带腰围等治愈。
2.4 下肢皮肤感觉障碍 本组1例,为开窗法病 例,术后患侧大腿内侧皮肤感觉障碍。原因是术中操作不当,误伤硬脊膜,致脑脊液外漏,误伤脊神经根所致。经针灸、理疗、辨证内服中药、应用周围神经修复剂等治疗,症状得到控制并逐渐好转痊愈。
2.5 伤口感染 本组1例,原因是麻醉效果不佳,肌松不够,手术时间过长,伤口受牵拉、挤压时间过长所致。经换药治愈。
3 讨论
3.1 切口选择 单侧开窗或单侧半椎板切除法应采用腰旁正中纵切口,全椎板切除或需要两侧开窗或两侧半椎板切除的则采用腰部后正中纵切口,切口长度应适当,一般要跨越椎间盘上下两个棘突,以不影响视野为宜。有些医生顺应病人的要求喜欢采用小切口,以致术中牵拉、压迫过度,容易造成伤口局部皮缘挫伤,影响伤口愈合和增加伤口感染机会。
3.2 术式选择 根据患者症状和体征,以及术前CT片或脊髓造影片等结果,对于单节段椎间盘单侧突出的,则采用单侧开窗或单侧半椎板切除法为宜。对于中央型突出或双节段椎间盘双侧突出或合并有椎管狭窄的椎间盘突出症,则采用双侧开窗或椎板切除法手术。
3.3 术中操作注意事项 剥离骶棘肌时,应以骨膜剥离器或椎板剥离器沿着椎板自下而上于骨膜下剥离,勿从上而下剥离,这样损伤会小些,出血少些。在使用咬骨钳咬骨时,要注意向上提咬,勿向下按压,以免损伤脊髓或神经根。术中必须要探查神经根情况,椎管或侧隐窝减压要充分,以神经根能左右移动、压迫解除为度。在摘除椎间盘时,要彻底清除干净突出的椎间盘。若仅用鸭嘴钳取髓核,余下一些髓核碎片或纤维环碎片未能彻底清除,从而给椎间隙感染、病症复发埋下了隐患。还有,引流要通畅、彻底,引流管应置于创腔椎板外,置管长度及吸孔大小要适中。如果两侧椎板都手术的,最好两侧都要放置引流管,务必使引流尽量干净彻底,降低感染机会。
3.4 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一般应卧床2~4周,半椎板切除和全椎板切除的卧床时间还要适当长些,一般应卧床4~8周,离床时带腰围下地,要指导病人定时锻炼腰背肌,2~3个月后从事轻体力工作,避免腰部负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脾动脉栓塞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疗效分析.doc
- 脾破裂83例治疗分析.doc
- 脾破裂保守治疗20例的体会.doc
- 脾破裂误诊宫外孕3例分析.doc
- 脾破裂非手术治疗32例体会.doc
- 脾肾与血管内皮祖细胞关系探讨.doc
- 脾胃病治疗首先重在调肝达和探析.doc
- 脾脏切除术的外科应用.doc
- 脾脏原发性肿瘤32例诊治分析.doc
- 脾虚与淋巴免疫相关性实验研究.doc
- katalina page撰写nora raz laacoast如意网校.pdf
- 电子行业台半导体淡季转旺垂直一体化渐成主流周跟踪分析报告.pdf
- 温州商学院心理培训手册.pdf
- 安装指南电源包crestron 2407wu设备.pdf
- 2024年12月六级真题第全3套及答案解析.docx
- 文稿说明讲稿edge platinum umentation.pdf
- 山西省大同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卷.pdf
- 2024年12月六级真题第全3套及答案解析 【1).docx
-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功.pdf
-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4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练习【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