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庄子的养生思想.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庄子的养生思想.doc

浅议庄子的养生思想   摘 要:庄子提出了“养神”的主张,指出“养形之人”与“养神之道”的区别,并通过对养形派的批判,以建立其独特的养神之说。庄子尽管在修持上强调养神,但也并非无视形体的存在。相反,幻想通过“虚静纯粹”的方法,到达形神合一,长生久视的逍遥境界。   关键词: 自然养生 养神方法 长生久视 阴阳平衡      庄子姓庄名周,是先秦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庄子》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齐物论》、《逍遥游》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在《庄子》中,总结了先秦时期的各种养生方法,提出“养形之人”与“养神之道”的区别,并通过对养形派的批判,以此建立其养神之说。   《黄帝内经》认为,上古之人能“终其天年,渡百岁乃去”,是因为他们做到了“形与神俱” [1]。《庄子?知北游》说:“人之生也,气之聚。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以上论述中的精与气,是指一些精微的物质,是形成人体――“形”的基本原素;神却代表人体精神方面的因素,如感知、意识、思维等等。神是形(精、气)所生,而形依神而立――即呈现生命的状态。古代养生家正是以这样的形、神对立统一的朴素辨证的观点来作为其养生内炼的理论根据,他们希望永远保持形神的不离。但依照对形神关系的不同认识,或重养形,或重养神,于是就形成了养形派(方仙道)与养神派(老庄派)的对立。两派的兴衰相替,反映了我们的先人在人体科学方面认识发展的曲折过程。   庄子的内炼思想,主要见载于《养生主》、《刻意》、《达生》等篇。尤其是《达生》篇集中论述了养生问题。在庄子看来,养形派最大的缺陷在于有为,而这是违背道家清净自然之旨的。他说:“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这就是说,养形离不开物,包括各种各样的日常用品。为取得生活所需的各种物品,必须劳其形体,于是造成了精神的亏损,这正好违背了养生之旨。他抓住生活中一些死于非命的现象,据此来批评“养形”,说“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在庄子看来,人世虚无,何足留恋;生涯空幻,现当遗忘。故而“弃世事则形逸而不劳,遗生涯则神凝而不损。”通过求其心灵上的恬谈,保持精神上的安宁,从而能够摆脱世俗的物累,达到“形全精复,与天为一”的境界。   庄子认为,万物为天地所生,阴阳混合乃成体质,气息离散则返归元始。生死往来,非人力所能掌握,“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人的出生和死亡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养形”之道是徒劳无益的。   既然养形不足取。该当如何呢?庄子提出了“养神”的主张。他说:“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天德之象也。故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刻意》)任其自然,立足于无为清净,用养神之道来取替养形之术。所谓养神,最重要的是要求精神高度集中。《达生》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志就是意念,集中意念,就能够达到凝神的境界。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达生》以佝偻者承蜩为喻来说明这一点:“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耶?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珠;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枸,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夫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很显然,要做到凝神不分并非易事。实际上,庄子认为只有圣人才能够办到,多数人是做不到的。《养生主》说:“为善莫近名,为恶莫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段话被后人认作是庄子的养生纲要,其实质仍然是依乎天理的反映[2]。   庄子认为,中和是阴阳平衡的条件,阴阳平衡则是正常机体的体现,是应该去遵循的生理规律。他说:“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而物生焉。”(《田子方》)又说:“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知恬。知与恬交相养,而和里出其性。夫德,和也。”(《缮性》)德,即得天地之气阴阳之和也,也是物质存在的条件。因此,“缘督以为经”,保持中和,不过是“依乎天理”的一另一种说法而已。   庄子“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养生原则,要求按照自然与生理规律养生,使主观愿望适应于客观实际,在理论与实践上有合理的一面。但他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倡“无以人来天,无以故灭命”去人任天的实践原则,则是不对的。   庄子认为,形体是受“神”的支配,养生大要在于“治神”。只要能够神清气爽,形体也就免去了物累是非之害。所以他主张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