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湘教版必修1: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作业.doc
2016-2017学年湘教版必修1: 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作业
[基础巩固]
1.如果把地质年代比作一本书,那么地球演化历史的五个代中,占有页数最多的是( )
A.太古代 B.元古代
C.古生代 D.中生代
解析:选B。地球演化历史的五个代中,元古代持续时间最长。
2.下列有关地壳演化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古生代时,环太平洋沿海地区形成高大山系
B.中生代是重要的造煤时期
C.植物界经历了由海生藻类植物→陆上孢子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演化
D.动物界经历了由爬行动物→鱼类→两栖动物→哺乳动物的演化
解析:选B。地质历史上有两个重要的造煤时期:一个是古生代后期,另一个是中生代;新生代的第三纪,形成了现代地球的基本面貌;植物界的演化是海生藻类植物→陆上孢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界经历了由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的演化。
地球有悠久的过去,还有着漫长的未来。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人类的历史更是短暂的一瞬。据此回答3~5题。
3.原始鱼类出现在( )
A.元古代 B.古生代中期
C.古生代后期 D.中生代中期
4.含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是( )
A.古生代地层 B.元古代地层
C.中生代地层 D.新生代地层
5.和恐龙同时代灭绝的生物物种是( )
A.原始鱼类
B.古老的两栖类
C.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
D.蕨类植物
解析:第3题,古生代早期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的时期;中期时,出现了脊椎动物——鱼类;到了后期,鱼类逐渐演化为两栖类。第4题,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的生物化石。三叶虫是古生代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在古生代末期灭绝,故只有古生代地层中含有三叶虫化石。第5题,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其中,在中生代末期,恐龙和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了。
答案:3.B 4.A 5.C
由于人类的智慧与欲望,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强烈。据此完成6~7题。
6.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环境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又是地理环境中非常特殊的要素
B.产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已经造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显著变化
C.人类应停止或减缓发展,帮助自然地理环境恢复原始面貌
D.人类应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7.下列地理现象,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是( )
①印度洋海啸
②长江流域特大洪水
③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
④广州等沿海城市地面下沉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第6题,人类面对自然环境日益恶化不应停止经济发展,而是要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同步发展。第7题,海啸和特大洪水主要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
答案:6.C 7.C
8.读世界物种灭绝的趋势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为了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而选择的典型区域,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从无到有再到蓬勃发展。自1956年建立首个自然保护区到2014年底,我国已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2 729处,覆盖国土总面积约15%,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28个,总面积96.52 万平方公里。
(1)最近200年里,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呈________变化的趋势。
(2)试分析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解析:(1)从图上分析可知,最近200年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越来越快。(2)此情况发生的主要人为原因是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和过度捕猎野生动物,自然原因如自然淘汰等。
答案:(1)加快
(2)自然原因如在生物竞争中自然淘汰等;人为原因如人类破坏森林、草地等生物生存环境和过度捕猎等。
[能力提升]
1.读生物进化和环境变迁示意图,有关图中序号①~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的演化过程经历了大约48亿年
B.②的转变过程完全是藻类光合作用的结果
C.③主要是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的结果
D.④缩小和改善了生物的生存环境
解析:选C。有氧环境产生了大量臭氧,而臭氧能强烈吸收紫外线,使太阳紫外线辐射强度减弱,扩大和改善了生物的生存环境。
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读图完成2~4题。
2.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 )
A.爬行类 B.鸟类
C.两栖类 D.鱼类
3.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 )
A.古生代 B.中生代
C.元古代 D.新生代
4.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进化。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2017学年湘教版必修1课件:2.2地球表面形态.ppt
- 返回菜单新课标·语文·必修3.ppt
- 通化吉恩镍业有限公司自行监测方案.doc.doc
- 2016-2017学年湘教版必修1课件:2.3大气环境第1课时.ppt
- 2016-2017学年湘教版必修1课件:2.3大气环境第2课时.ppt
- 近场光学显微镜(SNOM).ppt
- 2016-2017学年湘教版必修1课件:2.3大气环境第3课时.ppt
- 2016-2017学年湘教版必修1课件:2.3大气环境第4课时.ppt
- 通识核心课选课手册(2016-2017-1.2016级).-上海交通大学.doc
- 2016-2017学年湘教版必修1课件:2.4水循环和洋流.ppt
- 2016-2017学年湘教版必修1: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课件(32张).ppt
- 2016-2017学年湘教版必修1: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作业.docx
- 附件02成文稿.doc.doc
- 2016-2017学年湘教版必修1: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doc
- 附件1学术技术带头人候选人登记表-大同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doc
- 2016-2017学年湘教版必修1: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作业.doc
- 2016-2017学年湘教版必修1: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doc
- 阳明山国家公园缤纷植物.ppt
- 附件113588028820项处安环处.doc
- 2016-2017学年湘教版必修1: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1课时课件(31张).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