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一)与(二)之比较阅读重点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梦令》(一)与《如梦令》(二) ——之比较阅读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诗歌,品味诗歌的情感基调,感受诗歌的意蕴美。 2、比较分析诗歌在内容、情感和写作特色上的异同。 作者简介 李清照,婉约派代表,号易安,一生颠沛流离,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 如梦令(一): ①常:常常;经常。 ②溪亭:溪边的亭子。 ③日暮:太阳落山的时候,时间已经不早了。 ④沉醉:大醉。形容醉的程度很深。 归路:回家的路 ⑤兴尽:游兴得到满足。 如梦令(一) ⑥回舟:乘船而归。 ⑦误:不小心。 ⑧藕花:荷花。 ⑨争:同“怎”,怎么(怎么把船划出去的意思)。 ⑩滩:群。 ?鸥鹭:水鸥和白鹭的总称。 如梦令(二) 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 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 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研学问题 1、概述《如梦令》(一)的内容,试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品析诗歌。 研学问题 2、小组交流,试按上述方法学习《如梦令》(二) 3、分析两首词在表现手法和情感上的异同。 关于海棠 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历代文人多有脍炙人口的诗句赞赏海棠。陆游诗云:“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形容海棠艳美高雅。宋代刘子翠诗云:“幽姿淑态弄春晴,梅借风流柳借轻,......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形容海棠似娴静的淑女,因此海棠集梅、柳优点于一身而妩媚动人,雨后清香犹存,花艳难以描绘。 研学练习 1、惜花实际上是惜 ,惜 。 2、 判断对错。 A.“浓睡不消残酒”是说沉睡了一夜,酒还没有全醒。 B.“却道海棠依旧”中的“道”可解释为“说”。 C.“知否”重复是因为卷帘人没有理睬自己。 D.“应是绿肥红瘦”贴切地描摹出春末夏初景物的特点。 3、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浓睡”的意思是呼呼大睡,睡得很香。 B.“卷帘人”的回答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 C.“知否”三句是词人对“卷帘人”的反问。 D.作者在词中以花自喻,赞叹自己青春如花。 研学拓展 比较阅读李清照的《如梦令》与温庭筠《望江南》,试分析在情感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 如梦令(一)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二)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