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从前.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渐行渐远的从前.doc

渐行渐远的从前   电视里重温遥远的岁月      一次偶然的机会,又引出了“潘晓讨论”这件事。   那是2004年10月29日凌晨,我家的电话铃突然响了,来电话是我的一位朋友,浙江菲达宏宇公司的老总黄伟飞,他在湖南浏阳投资,晚上睡不着,过了半夜还在看电视,刚看到中央电视台第十套节目,有一位老人在介绍1980年《中国青年》杂志社发起一场人生观讨论――“潘晓讨论”,他还提到有一位热血青年周晓东向党自荐,要求给他一个最穷公社或某个局部地区,他有信心使这个地区五年改观。黄伟飞说,这位老人在读这段文字时。颇有些激昂。这让我想到,远去的蒙尘岁月里,那遥远的奋斗。   第二天。我从北京114查了《中国青年》杂志社的电话,几番周折,终于打听到了编辑部的电话。电话接通了,是一位男同志,我告诉他我是浙江人,曾参加过“潘晓讨论”,谁知对方一下就叫出了我的名字,原来接电话的是编辑部主任彭明榜,他在2000年那场“人生观”讨论20年之际,曾编写过一本书,题目是《一代中国青年的思想初恋――潘晓讨论》。在编这本书的时候,他花费极大的精力调查了解整场讨论的过程,在选载一些当时《中国青年》杂志社这场讨论时发表过的文章中,也有我写的那篇《让我们用血肉来拥抱世界》。知道我的情况后,他很兴奋,表示想来见见我。第二天,又接到北京来的一个电话,打电话的是1980年时《中国青年》杂志的主编关志豪。人家74岁了,声音挺硬朗,他告诉我在中央电视台介绍“潘晓讨论”的就是他。他感慨地说,当年有人否定这场讨论,他是很不服气的,如果早点知道我的情况,他一定会在电视上告诉大家。   11月中旬,彭明榜和编辑部人物部主任李纯一起到了我的家乡。彭明榜是哲学博士,30多岁:李纯是北大中文系毕业的高材生,才20多岁。两人都是才华横溢,我们相处了几天,我带他们参观了我的企业和当地的一些可玩地方,谈得很投机,也很融洽。他们回去后,李纯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周晓东――做愤青不如做奋青》,刊登在《中国青年》杂志当年第24期上。这篇文章《青年文摘》人物版2005年第3期也转载了。   记得1980年我的那篇文章发表前后,我和责任编辑陈汉涛有过书信往来,陈汉涛老师在给我的信中讲得很坦诚,使我对他留下很好的印象。因此,从彭明榜处得知他已退休后,我请他一定到我这里来玩玩。没几天,陈汉涛老师来电话了,也很兴奋,说想尽早来见我。12月初,接到他打来的电话,说准备6号出发到诸暨,5号晚上又打电话告诉我。他的爱人郭楠柠突然发病,一下来不了了。实际上,这两位老师来访我是既欢迎又担心的,当时天气很冷,我很担心两位老师身体吃不消。不料,7号又接到陈老师电话,说郭老师身体好些了,准备8号出发,叫我9号到杭州火车站接他们,可见两位老师深切的情感。   两位老师到后,跟我具体谈了“人生究竟是什么?”讨论的来龙去脉,并带来了一些资料,其中有郭楠柠老师写的《从雷锋到“潘晓”》、《中国青年》复刊风波等。他们告诉我,1980年那场讨论,郭老师是理论部主任,基本上具体主持这场讨论;陈老师原在文艺部,是讨论太热烈,理论部人手不够借调过去的。2004年11月,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两位老人,问他们这些来信中他们印象最深的是谁,两位老师马上就回答:一个叫周晓东的热血青年。我想他们之所以对我的印象这么深,主要还是我的“自荐”吧。      那个时代:苦闷与彷徨      写到这里,我无法形容那场已过去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噩梦。   我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在1965年以前,在校接受的都是正面的无产阶级人生观的教育,我的思想是很纯正的。“保尔,柯察金”、“雷锋精神”――做一颗永不生锈的镙丝钉,这些都深深地烙在脑子里。   但是,我也受不了因为出身不好所受的无端岐视,这使我从小就有十分强烈的爱憎,但我又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站到人民的对立面去。这使我能冷静客观地观察社会,探索人生。   读初二年级时,我甚至十分关切中苏论战,在学校小小的阅览室里,我捧着《红旗》杂志看啊写的,热切地想弄懂“九评苏共中央公开信”的真正意义。   1965年我初中毕业踏人社会后,发现现实生活远不是所想象的那么美好,自己带粉红色彩的理想和希望竟是那样地空洞!但是。我有一个很和睦、充满了人生挚爱的家庭,有不少能剖心沥胆倾心相诉的朋友,我也看到劳动人民毕竟是善良的、正直的,特别是他们的勤劳,那种吃苦耐劳而又毫无怨言的品格,真使我非常感动。我热爱我周围的人们。他们也喜欢我。在社会上,我一方面受到的是歧视,一方面又得到人民群众出于同情和尊重的特别爱护。我基本上是在人们的称赞声中成长起来的,这样,我对人生和社会没有失去希望,而是怀着一种“经风雨、见世面”的豪情,决心把社会当作我的大学,毅然冲破了各种社会压力,在社会上独立地“闯”了10多年。   1963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