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碎屑,或拣拾碎屑.doc
碎屑,或拣拾碎屑
尽管在此之前,我们就已经熟悉,但谈不上真正了解――其实,认识她最为简捷的方式是读她在网络上精心编辑的“薛舒文集”。那上面有她全部的文字,她的文学主张、生命的喜悦和疼痛。在网络上,她差不多还开了三个博客。这就使我诧异于她是一位网络文学的痴迷与受益者。然而,不是。使我更为诧异的是,她的小说所流露出的先锋气息、南方的情绪与弥漫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文学况味及叙述风格,其中枝蔓横生、从容老练以及叙事穿插的变幻莫测,都让她的作品迥异于当下流行的一些现实主义叙事方式,更远非一般的网络文学能比,叫人疑心她的写作脱胎或者得益于那个时代的文学记忆与营养――实际上,她的写作仅仅只是起始于这个世纪的初年,也就是说,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她就以自己的才华、天赋与勤奋,使自己成为了风格有别于同代作家的小说家,一位海派作家的新锐。
“我是碎屑,我是拣拾碎屑的人,我看一眼周围,我发现我的世界充满美味的碎屑。”这是薛舒关于创作的“小说家”言――但很小的时候,她父母和她自己都没有一个让她当小说家的梦想。父母望女成凤,“逼迫”她去学习手风琴,她表面上唯命是从,心里却萌发了当一名歌唱明星的愿望。结果总是阴差阳错,她大学学的是企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后从事的却是旅游专业的教学。因为有过三年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的学习,后来她倒真的成了一名地道的歌星,在那些青春飞扬的日子里,她的歌声宛若生了翅膀的精灵,飞翔在上海这座美轮美奂的东方大都市的上空,因此获过上海业余青年歌手大奖赛一等奖的桂冠,有着“薛祖英”及“小王玉珍”之称。二十世纪很快过去,或许是世纪末情绪的蔓延,让她跌进了理想与现实的“紧张”关系之中――于是,在一个午后或者一个上午,她突发奇想,开始拣拾生活的“碎屑”,尝试写作。在学生们自习的课堂上,她悄悄地在一个练习簿上写起了小说。这篇名叫《记忆刘湾》的短篇小说发表在2002年第5期的《收获》上,后来经著名作家王安忆推荐,又在《上海文学》发表了小说《忘却》和《花样年华》。王安忆似乎甚感欣慰,说:“对于一个小说写者,看出并写出生活中的微妙,都可说是一种才情,大开大合总是抢眼的,而那些俗世生活中,琐细的人和事,其实亦有着相当的涵量,不过因其体积的有限,不能有壮丽的声色,只是表现为较小的形态――趣味……这些微妙的趣味,亦是具备了正直的品格,虽然微小,却决不卑琐,这就是我所喜爱的。”
上苍在冥冥之中就这样为她精心安排了一次大胆的转身,她也彻底地放弃了自己的歌星梦,而让文学之梦越发地清晰和明朗。从此,上海浦东刘湾,这个在地图上永远也找不到的地方,就成了她文学上的一块版图和精神的故乡――从刘湾出发,她写出了大量有“趣味”的小说:她的《暮紫桥下》,通过主人公李煜写出了特殊生活年代与背景下不能妥协于世俗生活,却又无法使自己理想得以实现的一种现实。苦难到处流传,然而,人们内心的反抗和个体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一刻也没停止,李煜最终还是在西湖水里当他的“游泳冠军”去了。这样的人物虽然“拧巴”,却很可靠,无疑写出了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民族的心灵苦难史,惜乎小说发表时生不逢时,被众多的现实生活的小说遮蔽。《小镇故事》则有一个孩童对成人隐私的“偷窥”,青春、成长而隐秘岁月的孩童心灵,祖孙各自的朦胧爱情,都化解在世态的炎凉中,表露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活无法理解的惆怅,其中还有一种缅怀。小说虽然没有故事,却隐藏了巨大的故事,有着隐忍的人性之美。在《阳光下的呼喊》中,她以一个孩童的视角,让王光辉的典型心理活动,成就了一个贫穷、压抑、落后人群心灵的文化符号。在《太阳黑子》里,她写凌中圣由于对生活沉闷和奔突的无望,而寄希望于“拾宝”,于是悲剧发生了。她不动声色地在这悲剧中,完成了对“凌中圣”这个人物的塑造。这里,不仅有宗教式的劝谕,更有对民族心灵与性格的挖掘,她写出了这个时代人心的局促。她写《鞭》,写人和人、人和动物、人和自然,都从微妙着眼,写得沉郁而丰盈。人性的无奈和牲畜的张扬,取决于生命的本能,她描绘的是一幅南方秀美乡村的风俗图,她的语言有着极强的生命张力。她的《谁叫你是叶尼娜》,更可以说是表现上个世纪校园禁欲时代的杰作,人性的毁灭与爱情的扼杀,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她持久地创作了一系列带有“刘湾”印记的小说,让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使人感觉中国特殊变革时期南方小镇生活的沉郁与纷繁、隐忍与呐喊。在这些小说里,我们真切地发觉她的眼睛总在审视着,智慧而锐利地审视着故事里每个人物的动作与人心的“微妙”以及细枝末节――她对人世心灵和人性的把握,能沉稳地写到人的心底,是沧桑之后的追怀。作品由于靠近人心,也就具备了经典的意味。
小说,说到底无非一类是幻想人生,一类是叙述人生。相对于她的“刘湾”系列,我很愿意把她另一类爱情小说当成她的“幻想人生”的一部分。她的一部分爱情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