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者与屠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素食者与屠刀.doc

素食者与屠刀   摘要:卡夫卡的作品中常常会出现与食素精神相悖的“屠刀”意象,二者代表了“残酷”与“悲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态度,笔者将从卡夫卡的素食观入手,力求全面完整地搜集其作品中关于“素食者”与“屠刀”的描述,对它们进行研究与阐释,从而发掘其中的深刻内蕴,展示作家深邃复杂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素食主义者;凶器;残酷;怜悯      通常,素食者代表了一种悲天悯人、普施恩泽的慈悲态度;而屠刀则常常让人们联想到血腥、尸体、残酷和惨绝人寰的嚎叫与呻吟。一个是来自天堂的甜润圣歌,一个是源于地狱的邪恶诅咒,这两个极端相悖的意象凑在一起,往往会产生非常奇妙的美学效果――而这在卡夫卡的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一、屠刀下的素食者      在日记中,卡夫卡曾在把自己的身体、犹太人的身体作为死肉的前提下,认为它就像是经过熏制之防腐处理的肉食品。他这样写到,“不断地设想有一把长长的切熏肉的刀,它能最快地、有着自动规律地从一旁向我插进来,切割成十分薄的片片,在迅速切割的时候,这些横断片几乎滚动地飞走了”。卡夫卡的作品中,有不少类似于“屠刀下的素食者”的组构模式。   比如《变形记》中,变成甲虫的格力高尔,失去了可以撕咬肉食的牙齿而沦为食用汁水、吸吮奶酪的菜食者。而这无辜的菜食者又被无情地置于“屠刀”的强势阴影之下――公司代理的睥睨、家人的唾弃、房客的驱逐,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对于异质生命的压迫,到最后,他的结局也只有死――因为“没有胃口”绝食而死。格力高尔的死是否在一定程度上标示着纯洁高贵的素食精神的毁灭呢?也许在小说的结尾,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提示。格力高尔死亡上,三个房客也离开了,萨姆沙先生和他的两位妇女在门前的梯口,看见“一个头上顶着东西昂首挺胸的肉店伙计迎着他们走上楼来”,这时,他们“像是松了一口气似的回到屋里”。这段插曲对于整个情节的展开与事件的发展似乎没有任何的影响,可是如平野嘉彦的分析,这也许恰恰是“在要求食肉的绅士们离开后,萨姆沙先生举家向食肉人群‘变形’的征候”。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更是脑满肠肥的肉食者的凯歌――写到这里,卡夫卡的内心会是怎么的悲恸与绝望呢?   可是“屠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仅仅是我们在前文分析的“暴虐残杀的工具”吗?在卡夫卡的作品中,我看到了一点稀微的光亮――“屠刀”有时会成为助人解脱以取得救赎的阶梯。如《杂种》中,对于那只“一半是猫,一半是羊”的怪兽,“也许屠夫的刀子是这只兽的解脱”。《在流放地》中,军官投身于他狂热崇拜的杀人机器之中,也是希望得到灵魂的解脱。《变形记》《绝食表演者》中主人公最终自觉地走向绝食与死亡,其实这无论是对于他们自身,还是他们所处的环境都是一种解脱。内心焦灼、极端痛苦的卡夫卡最终展示给我们的就是这样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破釜沉舟的决绝姿态。      二、素食者手中的屠刀      拿刀的素食主义者,这也许比恶贯满盈、草菅人命、杀人如麻的屠夫更加令人恐惧――人类最后一块净土也将沾满血腥,这该是怎样的悲哀呢?然而在这里,笔者并不是要追究素食者的沉沦与堕落,相反,是要为他们燃烧着的拳拳之心与满腔的赤子热情放声高歌!   我们常常有这么个思维定势――拔刀的永远是敌人,我军的刀子从来都是藏在鞘子里的,因为我们要先礼后兵。可是在漫天彤云、盖野瘴疠的重重压迫之下,我们不需要什么纸上谈兵的懦夫,我们渴望冲锋陷阵、身先士卒的勇士――为此,卡夫卡为我们塑造了许多拿刀的素食主义英雄。如《乡村医生》中那个为了拯救病人而牺牲自己的医生;《一个狗的研究》中赶跑所有其他的狗,自己悄悄吸食满是毒药的骨髓的小狗;《变形记》中为了家人的美好生活果决地结束自己生命的甲虫等等。尽管这些形象的最终结局都是充满着孤独与寂寞的――乡村医生“赤裸着,遭受这个最不幸时代的严寒霜冻,坐着人间的车,驾着非人间的马,到处漂泊”,甲虫格力高尔顶着布满灰尘的“烂苹果”与发炎溃烂的伤口悄然死去。但是他们象征着那个社会硕果仅存的良知、道德、责任心与正义感,或者在某种程度上寄寓了作者的美好的精神理想。就像那架终日等待的桥,“只要不倒塌,就不能放弃作为桥的本分”(《桥》)。卡夫卡就是这样,用他瘦弱的肩膀为我们支起一片小小的明净的天空,让久违了的阳光照进来。如他自己所说,“文学力图使事物显得令人愉快,讨人喜欢。而诗人则被迫要把事物高举进入事实、纯洁和永恒的领域。文学寻求安适。但诗人却是幸福的探索者,而这与安适完全无缘”。我想,卡夫卡应该就是这样以一种悲天悯人的态度享受着文学带来的幸福与安宁的吧。      参考文献:   [1]《卡夫卡文集》(第三卷中短篇小说)[奥地利]卡矢卡著,谢莹莹,张荣昌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2]《卡夫卡文集》(第四卷书简)[奥地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