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三语文人教新课标第11课《师说》要点
(3)为了抨击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有何特点? 文章第二段以“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起句,针对“耻学于师”的现象,展开了三重对比。 ①纵比:古之圣人才智多,犹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而耻学于师。 ②自比: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小学;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大遗。 ③横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第一重是纵向对比,拿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作对比。古代的圣人远远地超出了一般的人,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比起古代圣人来差得太远了,却以从师为耻。其结果呢?古代的圣人更加圣明,现在的一般人则更加愚昧,根本在于是否“从师”。 第二重是本身自相矛盾的事实对比,拿有些人在从师问题上对孩子与对自己作对比。爱护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们;对于自己,却以从师为耻。韩愈一针见血,指出这种做法简直是太糊涂了。因为小孩子们的老师只是教孩子们写字读书的,其他便别无深意了;而家长自己拒绝的老师是传授儒家学说、解答人生困惑的。因此,家长的这一做法不啻于“拣了芝麻却丢了西瓜”,并非明智之举。 第三重是横向对比,拿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进行对比。士大夫总是找到种种借口,对为师与从师的行为群起而攻之;巫医、乐师、百工却不耻相师。其结果呢?巫医、乐师、百工笑到了最后。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重对比并非平铺直叙。在内容上,这三重对比环环相扣,逐层深入。第一重对比意在强调从师的重要性;第二重对比意在强调“从什么师”,即“师”的内涵——童子之师与士人之师的区别与差异,而《师说》倡导的“师”正是后一种“师”;第三重对比意在强调从师的态度以及士人耻于从师的根源,实际上矛头直指唐朝的最高统治者(李世民崇道,武则天信佛)。 在表达上,亦庄亦谐,或正襟危坐,或嬉笑怒斥,引用士大夫耻师之言,“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采用描绘夸张手法,爱憎尽藏于字里行间,给读者以淋漓尽致之感。 通过这三组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违背常理,而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5)韩愈为什么会写《师说》?韩愈把“句读之师”和“问道之师”区别开来,究竟有没有道理? 杂文一般都针对时弊而发。唐代中期为什么会有以相师为耻的坏风气?可能的原因:一是随着封建等级制度的逐渐完备,尊卑贵贱的社会层次分明;二是文人相轻的陋习顽固;三是社会习气的浮靡,经济发展,人们贪图享乐,不思进取,不想学习。 韩愈的学习观,就是倡导从师问道,圣人无常师,要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人学习,特别要向他那样的“经师”学习,韩愈的“求师问道”在荀子看来也是一种“善假于物”。“句读之不知”,在韩愈看来,是基本知识的欠缺,可以由“童子之师”解决(从以后的教育来看,学生也可能通过自学解决);而对“道”的认识,是一般教师解决不了的。罗家伦就把“学问”与“智慧”分开,认为“学问”易取,“智慧”难得。韩愈把“知识之师”和“方法之师”作了区分,不一定有歧视的成分。但是他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用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求师作对比,无意中流露出对底层劳动者的轻视,这是社会等级观念所致。 3.随堂练习 1.对下面复音虚词的用法及意义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所以:表凭借,相当于“用来……的” B.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所以:表原因,相当于“……的原因” C.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无以:表方式,没有用来……的办法 D.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与:表比较,相当于“怎么……相比” 【答案】 D(“与……相比,哪一个更……”。) 【答案】 B(③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⑥嘉:赞许。⑦常:固定的。⑧贻:赠送。) 【答案】 C(A也:①句中语气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②句末语气词,表判断语气。B则:①表转折,却,②就。C都是介词,当“向”讲。D乎:①相当于介词“于”,当“比”讲,②语气词,呢。) 4.选出对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 A.不知句读就向老师请教,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却不向老师请教,小的事情要学习,大的事情反而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的明智啊。 B.不知句读,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有人向老师请教,有人不向老师请教,小的事情要学习,大的事情反而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明白事理啊。 C.不知句读就向老师请教,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却不向老师请教,小的事情要学习,大的事情反而放弃了,我看得出他们的明智啊。 D.不知句读和疑难问题而不能解决,有人向老师请教,有人不向老师请教,小的事情要学习,大的事情反而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明白事理啊。 【答案】 A 5.下列对文章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七年级下学期体育与健康教案全集(54课时).doc VIP
- 2025年绿色矿山建设技术挑战与机遇报告.docx
- 住房公积金贷款全权代理委托书范本.docx VIP
- 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美术小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docx VIP
- 【北师大版】二年级《劳动实践指导手册》第1课《清洗我的小水杯》课件.pptx VIP
- 高中通用技术作品实验报告.doc VIP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治.ppt VIP
- JB_T 7334-2016 手拉葫芦.pdf VIP
- 燃气管道施工方案.doc VIP
- DB15T 3962.3-2025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第3部分:黄金行业.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