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藏高原的构造分区及其边界的变形构造特征.pdf
第33卷第2期 中 国 地 质 V01.33.No.2
2006年4月 GEoLoGY IN CHINA Apr.,2006
青藏高原的构造分区及其边界的变形构造特征
崔军文 张晓卫 唐哲民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37)
提要:宏观构造特征的确立对青藏高原隆升和 “动力学建模”具有重要意义。青藏高原是由来自塔里木一中朝板块
的北昆仑一阿尔金一祁连地体,华南一东南亚板块的南昆仑地体、可可西里一巴颜喀拉地体和冈瓦纳古陆的羌塘地
体、冈底斯地体及喜马拉雅地体等3大板块(或古陆)的6个地体经多次裂解、会聚和陆内俯冲作用拼合而成的巨型
“会聚一陆内俯冲型”岩石圈块体,它以青藏高原南缘结合带、青藏高原北缘结合带和青藏高原东缘结合带依次与印
度岩石圈块体、塔里木一阿拉善一鄂尔多斯岩石圈块体和扬子岩石圈块体相隔。按现今动力学特征,这一巨型岩石
圈块体(一级构造单元)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喜马拉雅、藏北、青南和昆仑一阿尔金~祁连等 4个二级构造单元(地
块)。它们依次以雅鲁藏布江结合带、西金乌拉一金沙江结合带、中昆仑结合带为界。4个地块又可进一步划分为若
干以断裂为界的三级构造单元(地体)。组成青藏岩石圈块体的各构造单元处于统一的地球动力学系统,它总的表现
为:在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持续、强烈俯冲和热的、具柔性流变学特征的青藏块体整体向北北东方向移动的区域构
造背景上,其南、北两侧的喜马拉雅地块、昆仑一阿尔金一祁连地块分别向冷的、刚性的印度岩石圈块体和塔里木一
阿拉善一鄂尔多斯岩石圈块体不对称逆冲叠覆。位于青藏高原腹部的藏北地块和青南地块,在深部存在大量低速体
向上涌动和整体自西向东扩展的区域构造背景上,前者叠置近南北向挤压,形成以南北向断陷带及北西和北东向共
轭走滑为主的构造格局,而青南地块除松潘一甘孜地体显示自北而南的逆冲叠覆外,可可西里一巴颜喀拉地体以逐
一 向东挤出的左行走滑作用为主,以致整个青南地块呈现向扬子岩石圈块体逆冲扩展和向三江构造带平移扩展。因
此,就现今动力学而言,青藏高原在随着时间推移、隆升速度不断加快的同时。还逐渐向外缘的刚性地块扩展,即高
原面积在不断增大。因此青藏高原的边界具有扩展性质,按扩展机制可区分两类扩展型动力边界:走滑型扩展边界
和逆冲型扩展边界。典型的走滑型扩展边界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的阿尔金山和青藏高原东缘的三江地区,青藏高原南
缘的动力边界属典型的逆冲型扩展边界,而位于祁连山和龙门山的动力边界兼有逆冲和走滑双重扩展性质。
关 键 词:青藏岩石圈块体;地块;地体;地球动力学系统;俯冲;扩展
中图分类号:P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657(2006)02—0256—12
综观青藏高原的地学研究历史,构造变形的研究已成为 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强烈俯冲作用,但随着陆内俯冲作用的
当前青藏高原地学研究的主线之一,各种动力学模型的提 持续进行,在欧亚板块内部的应力、应变状态将发生重大转
出,无不以构造变形的资料作为其基本依据。假如将现今动 变。晚白垩世一始新世林芝宗组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反
力学过程视为用位移量变化来标定的一个物理过程,变形运 映的冈底斯板块由早期的挤压状态向拉张状态的转化●提供
动学和动力学的研究则应当是解决青藏高原现今动力学问 了“板块俯冲一隆升过程”(也可将其视作一个“构造旋回”)
题的关键。青藏高原具有复杂的形成演化历史,现今展现在 中应力、应变状态转化的重要信息。应力、应变状态的转变,
陆表面的构造形迹是不同时期、不同性质、不同层次、不同等 又势必影响到其他地质作用的进程。青藏高原是由经历了多
级和不同驱动力作用下的各种构造形迹的综合,很显然,不 次板块会聚、碰撞作用,拼合而成的巨型复合造山体,其实,
同时期、同一地区或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主导的构造因素和 每一次板块会聚、拼合作用,都伴随有“挤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2026新人教版小学3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doc
-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pptx VIP
- 加油站试用合同.docx VIP
- 《发展社会主义民族政治》主题单元设计.doc VIP
- 学校财务管理培训课件《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pptx VIP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3年中考英语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 VIP
- 高压变频器节能计算.docx VIP
-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及填表说明.doc VIP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第二单元第5课第2框教案.docx VIP
- 苏少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