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粤人故里珠玑巷〔导游词〕.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粤人故里珠玑巷〔导游词〕

粤人故里珠玑巷 沿途游览路线【珠玑巷名的历史沿革】——【关于胡妃的历史故事】——【珠玑古巷、门楼与贵妃塔】——【珠玑古巷的历史意义】 各位团友,你们好,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到离韶关南雄市区9公里的珠玑巷参观游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它是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港澳地区广大居民和众多海外华人的祖居地。 【珠玑巷名的历史沿革】 南雄珠玑巷位于离南雄市9公里处的沙水村,原名叫“敬宗巷”。据传唐敬宗宝历年间,在敬宗巷内有一位孝义门人名叫张昌,他一家大小相亲相敬,并且七世同堂。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孝义,特赐给他“珠玑绦环”。而为了避“敬宗庙”之讳,就将原来的那条巷改名为“珠玑巷”。还有另一种说法:南宋时期,中原开封祥符等地有许多官员为了躲避元人而纷纷南迁,在南雄这个地方住了下来。因为“祥符”这个地方有条“珠玑巷”,逃到南方来的中原人为怀念故里,因而将原来的“敬宗庙”改为“珠玑巷”。珠玑巷的住户后来又再南迁到了珠江三角洲的广大地区,他们便都成了广东许多族人的祖先。 大家知道,我国北方开发得比较早。南方呢,最初被称之为“南蛮之地”。自从秦始皇派兵平定岭南和赵佗在广州建立南越国以后,广东开始发展起来了。而中国历史上的多次战乱也往往影响到了广东。南雄珠玑巷是中华民族拓展南疆的一个中转地,也是众多广东人祖先的发祥地,在岭南人文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据考,中国历史上,世居中原的汉族曾经几度大量南迁,踏足珠玑巷,唐宋时期尤为鼎盛。大概是从南宋末年开始吧,珠玑巷人为避战乱,一次又一次地大举南迁,一队又一队地结伴同行。珠玑巷南迁,大规模的有三次:宋室南渡时取道大庚岭下珠玑巷集体逃亡,首批“逃窜荔枝山下者万余人”,都是结筏顺水漂流而南迁;第二批集体南迁就是罗贵等33姓的97家人口;第三批集体南迁为元兵侵扰,逼迫南雄,导致珠玑巷人又再一次的举家出逃,出逃者当中,最出名的就是为避“胡妃之乱”的珠玑巷人。下面,我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并且十分动人的故事。 【关于胡妃的历史故事】 南宋度宗咸淳八年,也就是公元1272年的8月,宋朝度宗皇帝到景灵宫祭祀先皇之后,恰逢大雨。当朝宰相贾似道劝皇帝等雨后再由他用大辂车接回宫。但是胡贵妃的哥哥胡显祖已准备了一辆叫逍遥辇的小车把皇帝接走了,贾似道大怒,竟以“陛下举动不得预闻”为借口,以罢政要挟皇上,并诬说胡氏兄妹有夺权的野心,度宗皇帝没有办法,只得罢了显祖的官,再将胡妃贬为庶民,令其出宫为尼。至此,贾似道才答应上朝理政。之后,胡妃为避贾似道加害,乘隙溜出寺庙,扮作游妇,改苏姓,混迹京省,漂泊流离。适逢南雄珠玑巷富商黄贮万运粮至临安(今杭州),在江边见一女子踉跄而至,哀求搭救。黄贮万便把她带返珠玑巷隐居下来,他俩后来结为夫妻。这事不料被家仆刘壮背主告发,官府即启奏朝廷。贾似道便以珠玑巷百姓要“造反”为名,于是发兵围剿珠玑巷。 因珠玑巷民预先得到罗贵女婿梁乔辉遣人密报。众人商议以为当时的南方土广人稀,易于分散以避官兵。于是纷纷逃离家园。他们以竹木结筏顺浈江南下,来到珠江三角洲等地。逃亡大军当中,尤其以珠玑村贡生罗贵首的33姓、97户的集体南迁影响最大。这是一支十分庞大的南迁队伍。其中有麦氏一姓,“携家二百余口”,“至香山黄旗角乡”。后来散居到了珠江三角一带,并且开村立族,繁衍子孙。 后来,这些人及其后裔,都异口同声把南雄珠玑巷叫作是他们的“祖宗故居”。连有些远离故国他乡的广东人寻根觅祖,也自然要到南雄珠玑巷一游。广州市荔湾区有一条内街叫“珠玑巷”的,据说也是由南雄“珠玑巷”南迁来的人聚居而得其名。可知这次南迁人口之多,及对珠三角开发影响之大,是史无前例的。随着移民的兴起,珠玑巷带来先进的农耕技术和开拓创新精神,也作为珠三角宗族势力强盛的表现,逐渐使得珠江三角洲成为祖国的鱼米之乡和富庶之区。另外这些迁民中多有资财,部分人进入广州、佛山等城镇经商后,对珠江三角洲商业文化建立和繁荣也作出了十分重大的贡献。 还说回刚才我们讲到的那段故事。据南雄珠玑巷人相传,当年那位皇妃嫁到此地,被官兵追索得急,深怕株连乡人,见村中人家纷纷逃亡南迁,她在悲愤中投井自尽。至今,珠玑古塔下有一口古井,就是皇妃当年葬身之所。她死后,乡人怕她的鬼魂作祟,便建一石塔盖住井口,用意是压住她的冤魂,可见那位“皇妃”命运之悲惨。后人为怀念胡妃,便在她当年所投的井上筑了一个“塔”来作纪念,这就是我们很快就会看到的“胡妃塔”,亦称为“珠玑石塔”。古塔在宋亡时曾毁于战火,元代重建。这是在广东地区十分罕见的元代石塔。 【珠玑古巷、门楼与贵妃塔】 团友们,刚才所提到的珠玑古巷、门楼与贵妃塔马上就到了,下面我将带领大家沿着巷道去寻祖找根吧。 车过驷马桥,就到了珠玑巷硅门牌坊广场,大家请随我下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