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麝香及其伪品的鉴别.doc
麝香及其伪品的鉴别
作者:张静, 孙迎东, 汪风芹, 李彩玉
【关键词】 麝香;,,伪品;,,鉴别
摘要:目的鉴别麝香的真伪。 方法 经验鉴别法、显微鉴别法、理化鉴别法。结果运用此三法能正确鉴别麝香的真伪。结论麝香及其伪品的鉴别是可以归纳掌握的。
关键词:麝香; 伪品; 鉴别
麝香是我国特产的贵重药材之一,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中药材。其来源于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v.马麝Moschus sifanicus PrzeoschiferusLinnaeus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麝香别名原麝香、香脐子、麝脐香、香肉、元寸、元寸香、毛香等。主产于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宁夏、内蒙、新疆、陕西、云南、贵州、东北、山西、河南、安徽等地,以青藏高原量多质优。进口麝香多来自尼泊尔、不丹、俄罗斯或印度等国。由于麝香名贵短缺,自古以来掺伪造假十分严重。《证类本草》载:“一子真香分揉作三、四子,刮取血膜当以余物”。 目前 已知的掺假物有熟蛋黄粉、动物的肌肉、肝脏、血块、粪球、锁阳粉、桂皮粉、儿茶粉、淀粉、铅粒、铁末、砂石、奶渣、酵母、大豆、地黄、雄黄、赤石脂、海金砂、海藻、茶叶、朽木、奶粉、中药浸膏等,应注意鉴别。
1 经验鉴别
1.1 经验鉴别术语
1.1.1 子眼清楚指麝香仁颗粒 自然 ,疏松,色质油润。
1.1.2 钻舌将麝香口尝时,味先苦辛,后甜,并有刺舌的感觉。
1.1.3 银皮又叫云皮,指麝香囊内中层皮膜呈银白色,并呈透明样。
1.1.4 油皮麝香囊的内膜,呈棕红色,带油性,习称“油皮”。
1.1.5 冒槽指鉴别麝香囊时,用特别的沟槽针插入麝香囊,抽出后与沟相平的香仁会膨胀,高出沟槽,习称“冒槽”。
1.1.6 黄香黑子黄香指棕黄色香仁,黑子指紫黑色的当门子。
1.1.7 三香麝香香气浓烈,经久不散,反复闻之,香气一致,无前浓后淡或闻不香之感,故有“三香”一说。
1.2 经验鉴别法[1]
1.2.1 手捏法整麝香富有弹性,用手指压之,放手后能恢复原状。若不能恢复原状,整麝香凝结成团及囊孔被破坏,可能有掺假。
1.2.2 探针法用特别的槽针1枚,从囊孔插入,转动槽针,摄取麝香仁,立即检视,槽内的麝香仁应逐渐膨胀,冒出槽面,习称“冒槽”。麝香仁油润,颗粒疏松,无锐角,香气浓烈,不应有纤维等异物及异常气味。若颗粒不规则、不自然,麝香仁干枯,无油润光泽,则为掺假。
1.2.3 葱检法用缝衣针1枚,穿上线,再将棉线浸入浓葱汁中,然后穿过麝香囊,来回穿2~3次,嗅之葱气消失者真。
1.2.4 水试法取“当门子”放水中长时不溶;取麝香少许,撒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应多数浮于水面,水液呈澄清的微黄色,香气四溢,去水仍香清不臭。若沉淀多者,可能有矿物掺杂;若水液浑浊,可能有淀粉或植物类掺杂。
1.2.5 火试法取麝香仁少许,撒入炽热的坩埚中或置锡箔纸上,下部灼烧,开始崩裂,随之融化,膨胀起泡似珠,香气浓烈四溢,无毛、肉焦臭气,无火焰或火星出现,灰烬残渣呈白色或灰白色。若有毛、肉焦臭气或灰烬呈棕黑色者,则有其他动物类物掺入(如蛋黄、奶渣、肝脏、肌肉、血等);若灰烬残渣多,呈赤红或棕褐色,则有矿物质掺杂(如赤石脂、雄黄等);若燃烧可见火星,灰烬呈黑褐色,则有植物类药材(如锁阳等)掺杂。
1.2.6 手搓法取麝香粉末少许,放入手中,加水湿润,手搓成团,轻揉即散,不应粘手、染手、顶指或结块。
1.2.7 口尝法取麝香少许,牙尝之香气浓烈且迅速穿入牙缝,将香仁舐至舌尖即慢慢融化,无残渣、无臊味,微苦,微辣。若香气淡,香仁在舌尖部分不溶化并有粘糊感,即说明掺伪多。
1.2.8 鼻闻法取麝香少许,放入手中两手搓擦,即闻到香气经久不散,久闻一致,故有“三香”之说。
1.2.9 分墨法取麝香少许,撒入磨好墨汁的砚台中,即见墨汁分开,分开后可见砚底无墨汁。
1.2.10 纸压法取麝香少许,放入洁净易吸水的纸上,用纸压之,则纸上不留水迹或油迹,也不染色。若纸被染色或有水迹、油痕,则掺假或含水过高、掺油等。
2 显微鉴别
取麝香仁粉末用水合氯醛装片,置显微镜下观察,呈淡黄色或淡棕色团块,由不定型颗粒状物集成,呈半透明或透明。团块中包埋或散在有方形、柱形、八面体或不规则的晶体。并可见圆形油滴,偶见毛及脱落的内层皮膜组织[2]。麝香及常见掺伪品显微特征比较见表1[1]。
表1 麝香与常见掺伪品显著特征比较(略)
3 理化鉴别
取麝香仁0.1 g,加60%乙醇10 ml,回流提取15 min,滤过,取滤液3 ml放入小烧杯中,吊以宽2 cm,长30 cm的滤纸条,使其一端达于杯底,使其一端达于杯底,浸1 h,将滤纸干燥,于紫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