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人陈散原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诗人陈散原像》.doc

论《诗人陈散原像》   摘要:《诗人陈散原像》是已故大雕塑家滑田友先生本人极为自重的佳作。关于此作的创造性质与来龙去脉,诸说不一。本文甄伪辩讹,认定此作虽是滑田友青年求学期意临老师江小鹣同名作品而成,却是自出机杼,独标一格,在其雕塑生涯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关键词:意临;自出机杼;客观甄别   中图分类号:J303文献标识码:A      滑田友先生是中国现代雕塑艺术的奠基人之一。吴作人先生对他有如此评价:“中西合壁,熔铸古今。既体现了西方雕塑的精髓,又充满了中国文化之神韵。他对中国的现代雕刻贡献极大,影响极深”。(注:参见刘育和著《滑田友》,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吴作人《前言》。)   滑田友出身贫苦,但自幼聪敏好学,小学毕业后曾随从父亲学过木工手艺,一九一九年考入江苏省第六师范学校接受过五年的艺术教育。他善于思考,动手能力极强,又具有艺术天赋,因而深得老师的器重,称他是“空前绝后”的优秀学生。一九三三年,他随徐悲鸿先生去法国留学,从此正式踏上了艰辛而又辉煌的艺术创造之路,最终成了一位闻名中外的大雕塑家。   滑田友先生赴法留学之前,已经有雕塑作品问世,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两件,一是一九二九年冬为其年幼的爱子铁卢所作木雕像,正是此像得到了一贯爱惜人才的徐悲鸿先生的重视,并由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二是为曾参加戊戌变法的近代著名诗人陈三立(散原)老人作的一件胸像。   20世纪80年代以来,曾有多篇文章介绍滑田友先生的生平事迹与艺术成就,对于前一件作品,各文所述基本相同,最可信的应当是滑田友先生的夫人刘育和教授写的《雕塑家滑田友传略》:一九二九年“寒假在家,刻了三岁儿子的木雕头像,开学时带到学校给同事们看,大家很喜欢。有人建议寄给中央大学艺术系主任徐悲鸿先生看看。于是田友拍了两张照片寄给徐悲鸿先生,询问能不能做他的学生。徐先生收到他的信后,就给他复信说,中国现在恐怕还没有人能刻出这样的雕塑,你不必进中央大学,我愿与你做朋友,要把你送到法国去学雕塑……”。(注:参见刘育和著《滑田友》,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由于徐悲鸿的宣传和推荐,著名雕塑家江小鹣先生又邀请滑田友去上海给他做助手,塑造孙中山立像和蒋介台骑马像。   《诗人陈散原像》(50×35厘米),是滑田友先生极为看重的一件胸像,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一直被他带在身边,并于一九三三年和一九四五年两次在巴黎春季沙龙陈列。在他夫人刘育和教授主编的《滑田友》一书中,这件作品排在彩图的第一幅,可见这件作品对于滑田友先生来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作品完成于一九三二年,正是他跟随江小鹣先生做助手期间所作。这件作品手法写实,造型严谨,结构准确,处理概括洗炼,是一件形神兼备的肖像佳作。但关于这件作品创作时间、背景,各家说法不一。有说是当年滑田友随江小鹣同去庐山所做,还有人认为有可能是后来根据江小鹣的作品复制而成,也有的文章对此问题避而不谈。事实如何,令人费解。   由陈天、云岗先生撰写的《雕像背后的传奇》一文,发表于一九九零年第二期《艺术家》杂志,涉及《诗人陈散原像》时,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事情的经过及散原老人对雕塑的评价,文章写道:一九三O年八月滑田友来到上海江小鹣先生处做孙中山像后,徐悲鸿先生同挚友、画家陈师曾先生来到江小鹣的工作室。他们是专程来邀请二位去给陈师曾的父亲、晚清著名诗人陈散原先生雕像的。徐悲鸿特别向陈师曾介绍了滑田友的才能,说“这个青年很有天份,当然还没有名气!如果可以的话,就让他同江先生一道去为令尊塑像怎么样?”陈师曾爽快地说:“你老兄看中的人才自然错不了。那就一道去好了”。   文章在讲了二人与陈老先生见面过后接着写道:“不几日,像便塑好了。散原老人欣喜地面对两尊塑像欣赏良久说到:‘江先生、滑先生的大作俱像老夫矣!江先生塑得老练娴熟,以肖似取胜,滑先生则塑得颇有生气,且具有思虑之神态,也颇合老夫当日之心状’”。前一段文字及这一段借陈散原老人之口说出的评语清楚地表明:一、滑田友与江小鹣一同上了庐山;二、滑与江同时同地完成了同一个人的胸像;三、文章作者认为江小鹣先生的作品虽然象陈老先生,但仅仅是形似而已,而滑田友先生的胸像做到了形神兼备,胜出了江小鹣作品一筹。四、创作时间不详。   孙雁先生撰写的《名师的足迹―浅论滑田友及其雕塑艺术》这篇论文在谈到滑田友的《诗人陈散原像》时,明确了作品的创作时间是一九三二年,并作了这样的评价:作品“迥别于《小孩头像》的通体光润,此像以中式衣领的繁复配上缕缕胡须,面部肌肉、皱纹与五官所有形式和线条有秩序地罗列着,象征陈老先生即感伤无力而又曲折晦涩的诗风,这种诗对那一时期无奈颓丧的官僚士大夫都别具一种颇耐咀嚼的滋味,但雕塑家在这意义上表现得十分洗炼概括,以致于在寻求对象肖似之前,绝不失形体完整的量感和形神兼备的风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