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典声乐中的“婉约”之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中国古典声乐中的“婉约”之美.doc

论中国古典声乐中的“婉约”之美   摘要:婉约与豪放是一对美学概念,如果说豪放是古典艺术外放的风骨,那么婉约则是内敛的精魂。本文取音乐人类学的视角,以昆曲为例证,将“婉约”的美学范畴提到创生中国古典戏曲声乐的母体地位予以文化解读。   关键词:婉约古典;戏曲;声乐美学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一、“婉约”的出处、品格与风貌      “婉约”是华夏文化中最艳逸柔软、最细腻动人的情感符号。中国古代哲学家、美学家肯定了这种最高的审美意象的存在,却也很难用确切的语言来加以形容。正如老子只能用“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来形容“道”一样:“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可以说得出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说得出的,也就不是永恒的名。这其间包含着透视一切的哲理。婉约之美是深情兼智慧的“无特定情感”的最高本体体验,直指那个虚无空幻的心灵境界。婉约的艺术表现,从“形似”到“神似”,再到韵致,进而到“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及“镜花水月”式的美的形态,直抒胸臆。实际上。婉约之美是更深入地接触到了艺术创作的美学规律,如形象思维、有意蕴的感性世界及超感性世界的“逸境”等问题。《画论》中把“逸品”置于“神品”之上,强调逸品居神、妙、能三品之上,并日渐成为定论。在华夏古典唯美言情扉页中,留下太多婉约之幻境,走近她,如同梦中的花园:凡心所系,皆为虚妄。两千多年来,这个玄机独具的华夏美学范畴,从孕育到成熟历经了漫长的旅程,集聚了无数哲学家、美学家、艺术家在这一领域不断探索,铸造了华厦艺术美学的深层心理特征和情理机制。   “婉约”一词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古籍《国语?吴语》,其中有言:“故婉约其辞,以从逸王志”。晋陆机《文赋》论文学修辞:“或清虚以婉约,每除烦而去滥。”按诸诂训:“婉”“约”两字都有“美”“曲”之意。“婉”为柔顺、美好,清淡中意味深远,耐得咀嚼。“约”的本义为缠束,引申为精炼、隐约、微妙。故婉约与烦滥相对立。宋末沈义父《乐府指迷》对婉约的艺术表现手法作了总结:“音律欲其协,不协则成长短之诗;下字欲其雅,不雅则近乎缠令之体,用字不可太露,露则直突而无深长之味,发意不可太高,高则狂怪而失柔婉之意”。   两千多年前孟子对“美”和“大”加以分别,以后的文论对崇高与优美(狭义的美)的区分亦有生动描述。清代姚鼎“阳刚与阴柔”之说高度的概括了华夏古典美学特征:“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果日如火,如金谬铁;其于人也,如凭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人廖廓;其于人也,浮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燠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从阴阳美学的角度看,婉约的美感应届阴柔之美的范畴。阴柔之美的主要特征是内柔外秀,婉曲清丽。内柔指的是内在矛盾趋于和谐与平静,情感内敛、绵长悠远,无刚猛之气、无粗犷之势,温和而淡远、含蓄而内敛。婉曲指的是情感表达旖旎潆洄、绸缪往复,折转之间从容淡定,然而于细微处极见真情;凄婉动人之处,似是眼前梨花雪舞,宛转细碎散落一地,让人心意黯然,不经意间流露出秋叶黄花般萧瑟的心态;宛转深邃之处,则是比拼文化底蕴之事,如一杯功夫茶,渐品渐深。阴柔之美的艺术表现则是外秀清丽。外秀是形态上灵巧艳逸、光润无棱角。清丽的表现形式既不浮夸、也不失度,其美学原则是美而不艳,调和而不驳杂,恰似“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阴柔之美的美感效应表现在客体方面是适性顺情的浸染属性,使人消除距离感而情不自禁地投人其中;表现在主体方面则是怡情悦性的柔顺与贴切感。阴柔之美的艺术作品本质上是主客体的谐调,心物交融,使人生发如沐春风、轻盈艳逸、“我见犹怜”之情。   南宋严羽诗歌理论著作《沧浪诗话》是华夏后期美学的标准典籍,其“镜花水月”式的玄思美学最为经典:“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元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理解为:诗,是吟咏内心情志的。盛唐的诗人着重在诗的意趣,有如羚羊挂角,没有踪迹可求。所以他们诗歌的高妙处透彻精灵,难以直接把握,好象空中的音响,形貌的色采,水中的月亮,镜中的形象,言尽而意无穷……“镜花水月”是虚无空幻的、无可言说的美,却美得那么有境界,韵味悠长。   婉约的艺术表现包含有多层意思:其一、婉约意境是若即若离的,不确定性、多义性的情感符号:愁、怅、哀、怨、悲、泣,如眺望故土之客愁,哲学家寻求人类精神家园之哀呼,充满着觉醒式的人生感和宇宙意识。这种包含着人生感、宇宙感的意蕴总会给人一种“忽忽若有所失”的惆怅与哀愁。如康德所言;“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