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渔设计及其中的商业因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李渔设计及其中的商业因素.doc

论李渔设计及其中的商业因素   摘要:通过对李渔的设计实践与设计思想的分析,揭示出他已拥有近似与现代设计的思维和方法,其设计中已出现商业因素,而这一因素不能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是社会生产水平的总体低下,尽管如此,李渔的设计思想与实践显然已走在那个时代的前列,值得我们纪念和思考。   关键词:李渔设计;商业因素;现代设计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      李渔(1611~1680),字笠鸿,号笠翁,半生以写作、编书、出版治生,精于制器,清光绪《兰溪县志?卷五?文学门?李渔传》对他的设计才能及影响作了如此介绍:“李渔……著有才子称,性极巧,凡窗牖、床榻、服饰、器具、饮食诸制度,悉出新意,人见之莫不喜悦,故倾动一时。所交多名流才望,即妇孺亦皆知有李笠翁” (注:参见俞为民著《李渔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一、李渔的设计实践与设计思想      李渔不仅喜好设计,还精于制作,乐于动手,在中国历史上,还不曾有士人如他一般对世俗生活投入如此热情,他从日常生活的每个细微角落都可以获得乐趣,常以生活导师自居。从园林设计,至家具制作,再至器物摆放,养护技法,李渔莫不运巧思、出新意,多有发明创造,其设计范围之广,数目之多,令人叹服:   做暖椅,一物而充数物之用,所利于人者,不止御寒而已也;   做凉杌,夏日取其清凉,制作简单,造价低廉;   修饰床帐,橱多设搁板,取其方便;   制活檐,于晴雨如意,使天不能窘我;   置顶格,简而文,新而妥;   制窗栏,纵横格、欹斜格、屈曲体俱新奇坚巧;   做蕉叶联、竹联、碑文额、手卷额、册页匾装点庭院;   又改造箱笼箧笥,使之更加美观、适用;   ……   李渔也曾改进马桶,考虑前有陈继儒改制之马桶,为人呼作“眉公马桶”,他以为有辱名士风流,不愿赴其后尘,所以“但蓄之家,而不敢取以示人,尤不敢笔之于书者” (注:参见李渔《李渔全集?闲情偶寄》,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48页。)。   这些制器活动记载在《闲情偶寄》之中,细细品味,我们不难发现,就李渔所描述的设计活动、设计思想而言,他始终在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提高生活品质?总结李渔的设计思想简列如下:   1、求新奇   “性又不喜雷同,好为矫异” (注:参见同上书,第156页。),“予往往自制窗栏之格,口授工匠使为之,以为极新极异矣,而偶至一处,见其已设者,先得我心之同然,因自笑为辽东白豕” (注:参见同上书,第164页。)。同时,他也指出“凡予所为者,不徒取异标新,要皆有所取义”。   2、求价廉工省   “创立新制,最忌导人以奢” (注:参见李渔《闲情偶寄》,作家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凡予所言,皆属价廉工省之事,即有所费,亦不及雕镂粉藻之百一。且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访婢。’予贫士也,仅识寒酸之事。欲示富贵,而以绮丽胜人,则有从前之旧制在” (注:参见李渔《李渔全集?闲情偶寄》,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57页。)。李渔在追新求异的同时,又极精于节省之道,壁内藏灯法算计膏油如同主妇,少有文人雅士之清逸。   3、求实用   李渔认为“凡人制物,务使人人可备,家家可用,始为布帛菽粟之才,不则售冕旒而沽玉食,难乎其为购者矣” (注:参见李渔《李渔全集?闲情偶寄》,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02页。)。他自己“予生也贱,又罹奇穷” (注:参见同上书,第201页。),所以对那些耗资不菲的古董珍玩不以为然。同时,他也反对正统士人牵强附会器物的功用:“置物但取其适用,何必幽渺其说,必至理穷义尽而后止哉!” (注:参见同上书,第221页。)   这些设计思想与传统士人造物思想已有明显差别,就李渔而言,这是制器活动受金钱约束不得已的结果――如果有足够的金钱,他的设计观也许就不一样了,即使他一口咬定“使予得拥厚资,其不吝亦如是也” (注:参见同上书,第187页。)也不定,因为情趣之类的精神生活毕竟深受物质条件影响太多。李渔喜欢自己动手制作,关注生活小情小意,这与他的性格相关(比如好矫异、性急、好自夸等),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经济状况不佳。按说李渔的收入不差,但一则世风浮靡,二则他又凡事好尽情尽性,更有登徒之好,姬妾十人,食指如林,难免陷入窘境。破窘境,开源节流是唯一途径,所以直到病逝,他还勤耕不辍,如此,于日用常务时时精心留意就在当然之中了。正如此,他的设计活动呈现相当程度的生活化,表现为种种小机巧,但一些相似于现代设计因素已经自发出现了,下举例说明。      二、李渔的设计实例分析      一般说来,李渔的设计过程由“眼”开始,经“心”而应于“手”,最终成器而结束全程,他善于发现人所不见,并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