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水泥池养殖技术的论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鳝水泥池养殖技术的论文.doc

  黄鳝水泥池养殖技术的论文   摘要介绍了黄鳝水泥池养殖技术,包括鳝池建造,苗种选择与放养、合理投饲、日常管理、病害及其他生物危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黄鳝养殖提供 参考 。   关键词黄鳝;水泥池;养殖技术      黄鳝又名鳝鱼或长鱼,在我国分布极广,它不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具有补气、补血、消炎、祛风除湿等功效。黄鳝的适应能力强,耐低氧、饥饿,便于运输,是很有养殖前途的品种。家庭小规模养殖可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建造水泥池养殖,其养殖方法简便、成本低, 经济 效益高,现将黄鳝水泥池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鳝池建造   要选地势稍高、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池,可建成地上池、地下池或半地下池。面积以30~50 m 2 为宜,池壁和底部要打磨光滑,以免鳝鱼在活动中擦伤皮肤造成各种细菌、病毒的感染;池深80~100 cm,池形一般为长方形、椭圆形或正方形,东西走向[1]。并设置 自然 溢水口,进排水管用铁丝网牢固封闭,严防黄鳝外逃。池子顶端应高出水位30 cm以上,池壁顶部可做成“t”字形。底层铺20~30 cm河泥或用青草、牛粪沤制的壤土,泥层以上水位保持在20~25 cm为宜,池面1/3的水面可适度种植茭白、水花生、水葫芦、蒿草等水生植物,以供鳝鱼遮荫躲避,还能降低水温,改善鱼池环境。同时可在池边种植丝瓜、南瓜、扁豆等藤蔓作物,将藤蔓牵引于架上形成遮阳棚盖,其遮阳面积以占水面的1/3为宜,保持池水有一定的光照。.   2苗种选择与放养   苗种有来源于笼捕的野生幼鳝,也可从市场收购,但受伤破皮、断尾的鳝要除去,最好选择人工繁殖的苗种。苗种应选择体质健壮、体表光滑、活动力强、大小一致的黄鳝。一般要求重量以20 g/尾为宜,也可投放30~50 g/尾的大规格鳝鱼。   在鱼种放养前15 d,用10 mg/kg的硫酸铜和100 mg/kg的高锰酸钾混合液进行全池泼洒,浸泡7 d后,换上清水。放养前为了测定鱼池是否留有残毒,可用体长5~10 cm的鳙鱼或鲢鱼苗按2~3尾/m 2 作“试水鱼”,如鱼活动正常则池中毒性已消失,反之则应推迟放养。放养时间以早春为好,1周内放齐。放养量一般为1.5~3.0 kg/m 2 ,条件好的可放到5~6 kg/m 2 。鳝种放养前,用4%食盐水或10 mg/kg漂白粉浸浴10~20 min,以消除鱼苗体表的病原和寄生虫,增加抗病力。放养时要注意暂养池与放养池的水温温差不宜过大,不得超过3 ℃。如相差较大,应适当调节水温。   3合理投饲   黄鳝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特别喜食鲜活饵料,或蛋白质含量高的混合饲料,如各种昆虫的幼虫、小鱼虾、螺蚬、蚌肉、蚕蛹、蚯蚓、蝇蛆、禽畜的下脚料等,也可投喂一些植物性饲料,如米糠、麦麸、豆渣、瓜果等[2]。鳝种入池后必须进行饲养驯化工作。驯化的具体方法为:鳝种放养后3 d内不投饲,以使鳝种体内食物全部消化,使其处于饥饿状态,然后从傍晚开始用动物性和植物性饲料配合投喂,投喂量应由少到多,逐步增加。投喂时间逐步提前,并结合条件反射训练,直至能吃多种配合饲料,并能在9:00、16:00左右摄食为止。   要定点投喂,一般每池设5~6个食台,要求将饲料投入食台,便于掌握食量和清除残饵。一般鳝池每天投饲料400~500 g/m 2 ,占黄鳝体重的5%~8%,投饲应在傍晚进行,日投量占鳝鱼总体重的3%~5%,6—8月投饲量为总体重的6%~7%;投饲量随鳝体增长而加大,在生长适温时应多投勤投,15 ℃以下时可少喂或不喂。   4日常管理   水质调节:一是保持适当水位,水位必须长期控制在5~15 cm,不能超过20 cm。水浅易导致水质恶化,引起黄鳝停食和患各种疾病。二是坚持勤换水。一般情况下,3~5 d应换水1次,盛夏时节最好1~2 d换水1次。新换的水特别是井水,要提前1 d抽到蓄水池,使水温调节至与池水相近,温差不能超过3 ℃;如能长期有一股微流水注入则较为理想。三是及时清除残食。每次喂食3~4 h后,对残留的饵料要用细网瓢清除。特别是盛夏高温时节,为防止残饵发酵使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还必须坚持每周向池中泼1次生石灰水,以杀灭病菌,调节水体酸碱平衡[3]。   对当年达不到上市规格或准备囤留到春节期间价高时上市的黄鳝,应及时采取安全越冬措施:一是干池越冬。11月以后,当水温逐渐降至15 ℃以下时,黄鳝开始钻入土层深处越冬,直到翌年2月。在越冬期间可将池水排干,并在上面铺1层15~20 cm的稻草或麦秸,以保持泥土湿润和防止土层结冰。二是带水越冬。在黄鳝进入越冬期前,将池水升高到1 m左右,让其钻入水下泥土中冬眠。水面结冰时要及时将冰打破,谨防黄鳝缺氧窒息死亡。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