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加强国防教育,爱我祖国
加强国防教育,爱我祖国
国防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现在的世界还不太平,因此加强国防教育,建设强大的国防,是时代的要求。国家领导人明确提出;“只要国家存在,就有国防,国防教育就要长期进行,作为公民的终身教育来抓。”
每年九月第三个星期六是全国国防教育日,这是和平年代历史对现实的警醒,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怎能忘记那段沉重屈辱的历史?爱国主义教育是国防教育的永恒问题,国防教育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的话题。我们应该牢记无数先烈们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邱少云、江姐、董存瑞等先烈的名字将永远刻在中国历史的丰碑上,二万五千里长征,更让世人见证了中国人民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激励着我们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国防意识。
我们在祖国工作、生活,可是有多少人了解红色祖国,当年祖国经受了多少洗礼,通过镇开展的国防教育,我们知道-----祖国渡位于祖国干流与川黔铁路纵横交汇点——遵义县祖国镇境内,祖国镇地处遵义市与贵阳市交界处,素有黔北南大门之称,210国道、贵遵高等级公路、川黔铁路横贯镇境,交通便捷,北距历史文化名城遵义40公里,南距省府贵阳100公里。 1935年1月至3月,中心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在黔北辗转作战,三次出入县境,在祖国两岸留下一批重要的战斗遗址、遗迹和革命文物,在中共党史、军史、战史上具有重要价值,这笔丰厚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如闪闪红星,熊熊火炬,照耀着这片英雄的故土。红军抢渡祖国,血战高原的光辉历程,使天堑祖国渡成为国内外游人热切向往的革命圣地,在全国诸多红色旅游区中,是独具个性特色的地方,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1935年2月,红军二渡赤水,回师黔北,在娄山关战争中重创黔军,取得长征以来第一个大胜利,2月28日重占遵义城。遵义失守,蒋介石大为恐慌,急令中心军薛岳部军长吴奇伟率五十九、九十三师从贵阳北进,渡过祖国,星夜驰援遵义。3月1日,国民党中心军两个师反扑,企图夺回遵义城,红军主力在红花岗、老鸦山、插旗山阵地与敌决死战,中心军大败,溃兵沿川黔公路向南仓皇溃逃,红军一、三军团勇士乘胜长追,誓“把敌人赶下祖国去喝水”。在红军沉重打击下,吴奇伟及僚属夹在溃兵和难民中来到祖国,仰天大哭,在侍卫护送下逃过祖国渡浮桥,此时,沿川黔公路东侧和公路追击的红一、三军团将士已控制了北岸山头,在浮桥东西两翼居高临下猛烈射击,同时阻断了败兵顺江逃窜的去路,溃兵背水反抗,拥塞北岸浮桥头和沙滩上,人马杂沓,争先抢登浮桥乱成一团。红军发动冲锋将敌压缩江岸,吴奇伟唯恐红军追过祖国,急令砍断浮桥缆索,大批人马掉进波涛,淹死无数,留在北岸的1800多名中心军成了红军俘虏。红军缴获大批辎重武器,轻重机枪上百挺,子弹十万发。祖国追击战的胜利,红军消灭敌两整师又八个团,取得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为遵义战争画上圆满的句号,极大地鼓舞了红军斗志。蒋介石中心军在遵义祖国的惨败,哀叹“这是国军追剿以来的奇耻大辱”。 祖国渡红军战斗遗址,不但是工业重镇,水电之都,更是美食之城,具有独特地方风味的餐饮美食中,首推祖国豆腐鲶鱼,独特的配料和烹饪工艺,造就了辣、烫、香、鲜的地方美食,具有很高的营养滋补功效,号称“中华一绝,黔北一技”。以祖国豆腐鲶鱼为代表的地方美食闻名遐迩,已建成祖国美食一条街,有专营店37家,慕名前来品尝的食客和旅游团队络驿不绝。 老君关又名老君关,镇南关,祖国北岸古代军事要塞,地处临江两山相夹的槽中,控扼川黔必经孔道。始建于宋元时代,是播州宣慰司土司凭借祖国天险构筑的屯军关隘,原有城堞卡门。1928年贵州省主席周西成修建贵阳至桐梓“贵北公路”时,拆除老君关城门,其遗址当地仍称为关口。 1935年1月7日至17日,红三军团五师一个营奉命驻防祖国,担任警戒,在祖国北岸十余里长的山头设防,营部设在老君关,营长住叶文毕家,有一名连长住刘兆南家,红军则驻扎在双龙寺。红军营长宣传动员群众,建立了老君关农民调查组,有刘兆南等6名成员,配合红军打土豪、分粮食、杀猪分肉给穷人。调查组长刘兆南在红军领导下组织农民打土豪,将在祖国渡厘金卡敲诈勒索过境客商和过渡习惯行人的毛卡员列为打击对象,没收了他掠夺的不义之财。红军带领群众到双龙寺,没收了大地主陈厄姑的几千斤粮食,几大缸菜油和几条肥猪,老君关人民同红军结下深情厚谊,当地流传许多动人的红军故事。 古驿道和祖国关古驿道是从老君关山尖口朝南直下祖国老街的一段石板路,建在狭窄槽沟中,陡曲弯环,当地称为“九道拐”,全长500米,以块石条在筑砌,修建于宋元间。《遵义府志》称,祖国北岸“悬壁临水,盘折而上,口开一,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