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夏文物考古述略-国家博物馆
西夏文物考古述略
宁夏博物馆馆长 李进增
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它立国西陲,拥兵五十万,与两宋辽金相抗衡,从公元1038年建国,到公元1227年被蒙古灭亡,长达190年,对开发西北贡献尤大,理应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但在二十四史中,西夏仅以“传”附于宋、辽、金三史,而无西夏史,使人们对西夏的了解和认识受到很大限制,研究西夏曾被称为“绝学”。
但是,近年来,“绝学”的感叹已渐成往事。有关西夏的论文频频发表,有份量的专著也不时出版,从而大大促进了西夏学的发展。我们注意到:其中最主要的一些成果,都与20世纪以来的考古发现有关。80年代以来出版的《番汉合时掌中珠》、《天盛改旧定新律令》(简称《律令》)、《文海研究》、《类林研究》等,本身就是出土文献的译释和研究。而《西夏文物研究》、《西夏佛教史略》、《西夏史稿》、《西夏学概论》、《西夏经济史》等几部西夏史著,无不充分利用考古新成果,从而使其内容更为充实。这些都显示了西夏考古在西夏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西夏文物,早在清代嘉庆年间就有发现。20世纪初,内蒙古黑城大量西夏文献的重大发现,对西夏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50年代以来,在西夏都城兴庆府(宁夏银川市),在西夏故地的宁夏、甘肃、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等广大地区,都有西夏遗迹、遗物发现。下文,分八个方面略陈如下。
帝陵与墓葬
西夏陵墓的考古,是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到目前为止,在宁夏贺兰、永宁,甘肃武威等地都有西夏墓葬发现,不言而喻,最为重要的当然是西夏陵。
西夏陵是埋葬西夏历代帝王的地方,位于银川市西郊贺兰山东麓。在约50平方公里的洪积扇地带,坐落着9座帝陵陵园,二百五十多座皇亲国戚的陪葬墓,其规模与北京明十三陵和河南巩县宋陵大体相当,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西夏陵和明代以前的其他历代帝陵一样,地面建筑早已被毁,成为废墟。但其遗迹保存较好,布局清晰;高大突兀的塔式陵台,令人瞩目;经历了近千年风雨浸蚀、高达数米的夯土城墙,仍然奇迹般地屹立在那里。西夏陵的总体布局,从南向北分为四区,陪葬墓的分布以每座帝陵为中心,呈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西夏陵的考察和发掘,自1972年以来,断断续续,一直持续至今。先后发掘帝陵一座,陪葬墓4座,清理陵园遗址一处以及部分碑亭遗址、窑址和北部建筑遗址,出土了大量文物和建筑材料。
帝陵陵园呈纵向长方形,大体坐北朝南,由鹊台、碑亭、角台、月城、内外神城、门阙、献殿、陵台等遗迹组成,面积达十几万平方米;地宫为阶梯式墓道穹隆顶土洞墓,有主室和左右耳室,面积不大。陪葬墓有的仅存墓塚,有的有墓园,规模大小不等,封土有圆墩、圆柱、圆锥等不同形式;墓室为阶梯式墓道单室土洞墓;有的墓园规模很大,也有碑亭、献殿等建筑,当是重要贵胄之墓。墓塜的大小和墓园布局、规模的不同,反映了西夏森严的等级制度。陵墓地表砖瓦等建筑材料俯拾即是。经发掘出土的如绿色琉璃瓦当、滴水、花砖、鸱吻、套兽、脊兽,以及雕龙石柱、石刻螭首、莲花柱础,特别是国宝级文物、高1.52米的琉璃鸱吻(现已调中国国家博物馆),还有造型独特的屋脊蹲兽迦陵频伽、摩羯魚、吼狮等,无不反映了昔日陵园建筑的宏伟壮观和豪华景象。如果将西夏陵复原起来,其雕梁画栋,红墙碧瓦,在宏观上与中原帝王陵园有很多相似之处[]。
西夏陵出土文物,有的很有特色。如造型逼真、重达188公斤的鎏金铜牛,雕刻粗放的石马、石狗,造型奇特的力士碑座,深目高鼻、留八字胡的文臣头像,富有民族特色、纬线显花的工字绫,鋳造精工的葡萄纹金饰和鎏金银饰,众多的内容丰富的西夏文碑刻残片等,无不荡漾着西夏文明的霞光。
西夏陵“仿巩县宋陵而作”[],但又有许多与中原陵园不同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是陵台,它不在神城四周的中心,而是雄踞于陵园西北方;而其形制,也不是常见的圆形、覆斗形,实际上是一个多层(5—9层)的八角形密檐式塔,复原起来,有点像侗族的增冲鼓楼,十分壮观,是西夏陵最具特色的建筑。据《旧唐书·党项传》载:党项人居住的是用牛羊毛织成的帐篷,即“居有栋宇,其屋织犛牛尾及羊毛覆之,每年一易”;死后要“焚屍,名为火葬”。但在西夏陵看到的,却是传统的木结构大屋顶建筑,实行的是土葬,这显然是受中原文化影响的结果。
本世纪初,在西夏陵南约20公里处,发现了党项大族野利氏家族墓地,是西夏考古的最新发现。它位于永宁县闵宁村,有墓葬14座;封土与西夏陵陪葬墓相似,有的也有墓园,也为阶梯式墓道单室土洞墓。从出土汉文碑残片看,奉勅撰写碑文者,是李元昊重臣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平章事张陟[],为墓葬断代提供了确切依据,是现知唯一的西夏早期墓葬。在已发掘的8座中,两座有天井,这在西夏墓中是前所未有的,表明它受了唐代的影响。最具特色的出土文物是木俑,有武士、文臣、木鸡、木牛、木羊等;而头戴盔甲,做骑马状的武士,或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红书种草训练营课件.pdf VIP
- 西药二2017-孟定4月.docx VIP
- 西药综合:6月月考.docx VIP
- 干细胞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进展与展望.pdf VIP
- 2025乡关于“十五五”时期重点领域发展的规划建议.docx VIP
- 培训课件 -公务礼仪商务礼仪培训-公务礼仪培训.pdf VIP
- 2025年江西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招生考试(管理学-文化管理方向)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docx VIP
- 服装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方案.docx VIP
- 西药综合:4月月考.docx VIP
- 2.3+中国主要的河流与湖泊+第3课时(教学课件)地理中图北京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